关键词
不屈的探寻——莱辛作品中的女性生存状态解读
作者: 程俊玲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主体意识   两性和谐  
描述: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认为是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作家,与伍尔夫合称“文坛双星”。她的文学生涯漫长而多彩,几近60年不曾中断,被誉为“英国文坛常青树”。她以创新的、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外研究者运用叙事学、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殖民理论、荣格、莱因的精神分析学等新理论、新思想对莱辛创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国内对莱辛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其
论八十年代以来女性小说的母性言说
作者: 仲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颠覆   母性   寻找   歌颂  
描述: 在传统的男权话语系统中,母亲身上的道德完美性被刻意强调,母性中的牺牲、奉献精神被推崇到极至,母亲神圣的地位不可撼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对母性的书写也多是赞扬和歌颂的。 但是,在八十年代以来的女性小说中,女作家们对母性的书写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反母性神圣的意识:在她们笔下母亲不再仅仅是慈祥、宽容、无私的形象,她也有令人触目惊心的丑陋、变态与残忍,也有着再正常不过的世俗需要。母女之间的关系也不再融洽,取而代之的是二者之间的紧张与对峙,成长中的女儿对异化了的母亲的恐惧和逃离。然而,在反母性神圣的
天理与人欲锁链的断裂——由潘金莲、邓幺姑和田小娥看女性“以情抗理”的命运悲剧
作者: 崔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性命运   人欲   天理   女性  
描述: 在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曾出现过几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女性人物,她们用大胆的情欲放纵来表达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和反抗,她们大声地自白、呐喊、抗争,勇猛地拆解着各种道德天理的禁锢枷锁,但是由于她们以情抗理的极端做法招致来的悲剧性的结局,因而使其成为中国文学长廊中的光彩绝艳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审视,可以得知,由于中国女性在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她们比男子相对缺乏生活体验,于是一旦女性的意志受到抑制和否定时,女性的苦难和不安意识就更多地集中于自身所熟悉的情感或情欲体验,甚至过份
歸有光抒情散文研究
作者: 陳瑋玲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歸有光   散文   抒情  
描述: 歸有光的抒情散文一直是最為後人所稱道的膾炙人口作品,不過現今對於歸有光抒情散文的分析,大多只著重在幾篇文章上,並未出現系統性的歸納整理,因此本論文以歸有光抒情散文為主要的研究核心,對其抒情散文進行線索設計、章法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修辭技巧、美學思想等深入探究。全篇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範圍、方法,並界定出抒情散文之定義。第二章「歸有光抒情散文之創作背景」。先對抒情散文之起源與發展作一概略介紹,其後便闡述歸有光抒情散文創作之時代背景與個人背景。第三章「歸有光抒情散文之線索結構
九年一贯国语教科书之女性人物课文研究
作者: 林珠玲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九年一贯   女性人物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中的女性人物課文。研究者以九十八學年度出版之南一、康軒、翰林三個版本,共三十六冊國語教科書為範疇,透過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及比較分析法,分析各版本女性人物之分布情形、背景特性,探究女性人物課文之敘述方式。 研究結果如下:(一)各版本課文之女性人物分布平均,各冊女性人物分布不平均。(二)各版本課文之女性人物以一般女性人物為多,真實女性人物少。(三)各版本課文之真實女性人物大多出生和活動於二十世紀。(四)各版本本國和外國女性人物平均,外籍女性以歐美為主。(五)女性人
礼教中的女性与生活中的女性
作者: 翟麦玲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教   汉代   妇女史   女性  
描述: 礼教中的女性与生活中的女性——汉代女性研究 本文以汉代社会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从礼教与生活的角度入手,通过对礼教中对女性的规定、及生活中不同职业女性形象的考察,揭示出礼教中所宣扬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生活中女性形象存在一定差异。并通过这一差异、及生活中不同职业的女性形象... >> 详细
海明威成功的基石
作者: 黄利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功的基石   海明威   《在我们的时代里》  
描述: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公认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第一部成名作《在我们的时代里》,而国内外学者对这部短篇小说集却评之甚少,肯定不足。鉴于此,本文试图阐释《在我们的时代里》的主题、人物形象、对女性的态度及其艺术表现诸方面,并从而论证该小说集预示了海明威此后创作的美学思想、文体风格和写作技巧。它是海明威成功的基石。 首先,《在我们的时代里》鲜明地反映出海明威毕生创作之主题:战争、“斗牛”、暴力、死亡。继这部作品之后,作者沿着这一主题进行了反
The Modernity of Jane Eyre
作者: 胡春玲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现代性   宗教信仰   道德准则   简爱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描述了其主人公简爱曲折的心路历程。与十九世纪典型的顺从、依赖、无知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简勇于追求自身权利,努力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女性在经济和情感上的独立。揭示了当时的女性开始省视并建构“新女性”的观念。 由于该小说形式和内容上的独创性,简爱被评论家认为是女权主义的先驱。本论文基于该小说女权主义的研究,着重分析简爱人物性格中先于其时代的现代性。 在经济上,简努力追求独立,即使作为贫穷家庭教师时她也坚决拒绝利用婚姻来摆脱经济上的窘迫。
女性自觉团体方案对参加者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之研究
作者: 胡蔼玲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自觉团体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台灣的婦女團體自1987年開始推展女性自覺團體至今已經超過十年,團體內容是根據全美婦女組織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在1960、1970年代在全美各地所使用的女性主義意識覺醒團體(Feminist Consciousness-Raising Group)方案所改編而成,目的是藉由團體成員彼此的經驗分享,使參與者對女性在社會上共同的弱勢處境有所認知,拒絕社會賦予女性的傳統性別角色,並瞭解性別歧視是集體的問題,必須靠集體的方式與力量才能解決。本研究是以參與台北市女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定义
作者: 邓济玲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种族主义   莫里森   自我定义  
描述: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是黑人女性主义者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她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第一位受此殊荣的黑人女性。本文用黑人女性主义分析了莫里森的第五本小说《宠儿》,探讨了作者本人及小说中的黑人女性人物的自我定义。在白人为主体的男权社会中,为了更好地将黑人妇女控制在一个设定好的、从属的地位,更好地为他们对黑人妇女的压迫辩解,白人将黑人妇女塑造和定义成不同的形象——黑人保姆、淫妇、生育机器、黑人妓女和福利妈妈。自我定义是黑人女性抵制那些受支配形象,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过程。黑人女性知识分子是黑人女
< 1 2 3 ... 6 7 8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