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樋口一叶小说的叙事策略:以《大年夜》《青梅竹马》《十三夜》为中心
作者: 庞在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四个月奇迹期   圆形人物形象   樋口一叶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描述: 樋口一叶矫然独异于日本近代文学史。她自幼酷爱读书,天资聪颖,一生勤奋好学,笔耕不辍,令人敬仰;她于生活困境之时,遭遇解除婚约,令人同情;她于情窦初开之时,遇到思慕之人,怎奈被迫放弃,令人惋惜;她年纪尚小就独自承担生活的重担,如彗星般一闪而过,在贫苦中度过其短暂的人生,令人扼腕。樋口一叶一生苦短,创作生涯区区五年不到,却留下二十多篇短篇小说和大量日记,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天才女性作家。她的小说独具特色,文体“雅俗折中”,文风典雅,文笔流畅,叙事低缓,人物形象立体化,基调悲哀低沉却不令人绝望,字里行间
《雅各布的房间》中主人公雅各布的人物塑造
作者: 曹晓玲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雅各布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   人物塑造  
描述: 《雅各布的房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部实验性的意识流小说作品。松散的结构,片段的描写和变换的主人公,是小说的主要特色。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人物创作技法,通过采用独具匠心的人物创作技法,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雅各布的形象。雅各布的形象塑造,不但在结构上完成了对传统小说的创新,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民主;生命和死亡;战争和和平等主题的思考与探索。目前对小说《雅各布的房间》的研究多集中在它的形式上,以文本为基础的人物和主题分析尚无人触及。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方面进行剖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伍尔夫的创
从顺从到主导:詹妮斯在兔子四部曲中的形象变化
作者: 强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性革命   女性家庭观念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惊人的创作速度和精巧的写作风格使得他几乎囊括了美国国内授予文学创作的所有重要奖项。 他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小说,诗歌和评论集,已被译成二十几种语言,读者群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使他声名鹊起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包括《兔子,跑吧》(1960),《兔子归来》(1971),《兔子富了》(1981)和《兔子安息》(1990)。其中,《兔子富了》和《兔子安息》分别获得了1982年和1991年的普利策大奖。厄普代克本人也多次被提名为
Trudging along the Journey of Self-exploration: On Louisa in The Man Who Loved Children
作者: 廖佳玲   来源: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tead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female   Christina  
描述: 《热爱孩子的男人》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斯特德于 1938-39 年基于她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而撰写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经典著作。斯特德是 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与帕特里克·怀特齐名的澳大利亚作家”,她的这部作 品曾被誉为“可与《战争与和平》、《罪与罚》以及《追忆似水年华》媲美”的名 著。小说通过讲述一个美国中产家庭中令人发指的家庭纷争,对女性在家庭和社 会中的生存状况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深刻地刻画了 20 世纪早期的女性在当时强 大的父权文化统治下为争取独立、实现自我的艰难历程。恰如斯特德在写给一
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黄玲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解放   女性的   女性主义  
描述: 据我所知,直到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哪一个作家或评论家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作一个全面详细的分析。他们的评论或是关于反种族主义,或是关于该作品的艺术特征或写作技巧方面的探讨。现在在人们的意识的深处,人类社会仍属于父权制社会。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或不同地区的妇女仍需为了获得工作的权利、教育的权利以及婚姻的自主权而斗争,显然,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并需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我希望能作一个崭新的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该小说,以求使广大的读者能关注到该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女性意识的
一个女权主义先行者
作者: 胡雅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字》   霍桑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在女权运动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批评历来以抨击经典和权威著称,西方理论界对它颠覆父权文化、及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消除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已司空见惯。但近年来女性主义批评转向以女性经验以及女性对生活的反映为基础,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女性价值观念即肯定女人的个人意识、女人的尊严以及女人对社会文化作出的贡献。通过对文学中的女性人物进行重新阐释和解读,女性主义批评要求重新思考文学研究的概念领域,即修正传统的、男性化的理论假设,从而建构自己的批评理论体系。然而,由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没有理论之母,它借用
“妇联”在中国农村妇女组织化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何玲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联组织   组织化   农村妇女   公共管理  
描述: “妇联”在中国农村妇女组织化发展中的作用
勞動基準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之比較:性別觀點的分析
作者: 邱意玲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義理論   性別   歷史比較分析法   兩性工作平等法   勞動基準法   勞動條件  
描述: 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近二十年來是呈現上升的情形,女性勞動比例的增加,相對女性勞動條件法令的保護與規範更顯重要。而勞動基準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皆規範女性勞動條件,既然已制訂了勞動根本大法-勞動基準法,為何另立兩性工作平等法? 本研究採用歷史比較分析法,以女性主義理論為基礎,從「性別」的觀點比較國家機關、立法者、利益團體及社會運動等結構因素,如何影響勞動基準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的立法過程,以及體現在兩法間女性勞動條件法令的轉變。 本研究發現可分為四個面向:首先,此兩法的立法結構成因是不同的,勞基法主要是威權體制下由
《金色笔记》和《黑暗前的夏天》中的异化与疯狂
作者: 赵志玲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异化  
描述: 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重要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以她独特的眼光审视着人生、社会和人类命运。与传统的女性作家不同的是,她关注的更多的是一些严肃的主题,如种族隔离、环境污染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等。即使在处理多愁善感的作家们喜爱的女性主题时,她也避开常见的语气和见解,而是把它们置于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下,做更为现实的表现。半个世纪以来,她受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大部分文化和政治运动的影响,深入探究了许多哲学流派,如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和苏菲主义等,并把它们应用到写作之中。 近年来莱辛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
王端淑研究
作者: 郭玲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映然子吟红集》   《名媛诗纬初编》   王端淑   女性文学  
描述: 从现有材料来看,明末山阴闺媛王端淑有考的半世生平可细致地分为闺阁无愁、家国并忧、飘蓬转徙、名起身隐四个阶段。其中,文学创作与出入社会作为她的生活方式,不仅为她赢得了当时名流的广泛称赞,更是她最终文学成就和文坛地位的坚实奠基。王端淑才情兼备,尤善文史,在清代女性文坛,尤其是清初闺阁诗坛享有盛誉。一生著述丰富,可惜由于时间的久远,其作大都亡佚,仅有《映然子吟红集》和《名媛诗纬初编》存世(民国卢冀野专门将《名媛诗纬初编》中“雅集”二卷析出,编校而成《明代妇人散曲集》)。前者作为王端淑别集,诗文诸体,广有涉略。从
< 1 2 3 ... 7 8 9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