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东吴大学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台湾华语流行女性情歌研究:1987~2010
作者:
邓伊耘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词人
流体艺术
华语
流行歌曲
女性歌手
女性形象
第二性
描述:
本文主要根據法國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埃萊娜•西蘇(Hélène Cixous)的「陰性書寫」、以及露西•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1932~)《此性非一》(Ce sexe qui n’en est pas un)的描述,探討二十多年來女性歌手主唱的歌曲,歌詞中女性依賴與附屬關係到獨立與自我認知的形象變化,俾使對流行華語歌曲中的女性形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傳統女性而言,愛情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天命所在,
鄭清文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
作者:
黃雅銘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鄭清文
意志
命運
女性書寫
女性形象
描述:
鄭清文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書寫摘 要女性的命運是鄭清文小說中相當重要的主題,無論在數量或內容上都是相當特出的,近年來更是逐漸受到重視。只是以這樣一位由50年代便開始從事創作的男性作家而言,其女性書寫是否有何侷限、有何超越、抑或有何特殊的觀察角度?都是本篇論文探討的重點。論文主要以三個部分來形成完整的架構,第二章「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針對文本歸納出鄭清文小說中眾多的女性形象,而以女性的社會角色來進行分類,試圖尋找小說家在書寫女性時具備何種普遍性的原則;以及針對某種特定的女性角色、形象時,又有什麼樣的特殊觀點。目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与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恋母情结
作者:
郑心忆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母亲原型
恋母情结
永恒女性形象
英雄原型
孩子原型
集体潜意识
描述:
永恆女性形象是榮格集體潛意識理論中的原型概念,也是許多人一生所追逐的對象。而在小說中,永恆女性形象在兩位主角的母親身上得到體現,而對永恆女性形象的崇拜轉換成對母親的眷戀,導致兩位主角總在情人身上尋找母親的影子。然而情人只是母親的替身投影,永遠無法滿足主角內心的幻想,所以他們的戀情皆以失敗收場。但每一次失敗的戀情代表著一次次與內在自我的對話,藉其反觀自我而達到自我實現。本文主要探討兩位主角如何在失敗的戀情中發現自我不足,藉其解放自我於戀母情結。論文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以榮格的母親與孩子原型理論來分析母親如
台湾女性体验消费之社会学考察:以古典玫瑰园为例
作者:
余雅雯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消费升级
体验真实
文化工业
消费女力
描述:
現代女性因教育程度提高、收入所得增加,擁有經濟能力連帶影響消費能力,自主意識也愈趨強烈,女性消費升級之浪潮,席捲著消費社會。本研究以「古典玫瑰園」為體驗消費場景,解構該場域如何仿效展示代表著上流宮廷的浪漫、奢華和誇張富有之維多利亞時期風格意象,探究女性消費者藉由美感、感官及情緒等內在價值的體驗真實,想像著奢華、貴族般生活的享受,滿足「需要的人」在家庭或職場環境所缺乏的身、心靈平靜。然對需要的人而言,是經由社會仿效獲得真正的必需品,或僅是沉溺於文化工業操弄的假需要,深陷於社會控制的機制。本研究分析首先從近十
王文兴小说中的日神与酒神
作者:
许乔凯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神
王文兴
酒神
描述:
王文興小說之寫作雖有其時代背景,小說人物有其社會寫實之一面,但主題著重的仍是探討人的命運與處境,強調人物的象徵性,因此富含哲學意味。本文便擬以德國哲學思想家尼采所提出的日神與酒神概念,探討王文興小說中透露的哲學思維。第一章緒論,先說明研究目的,對相關文獻作簡單回顧,指出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闡述日神與酒神的意義,根據尼采著作《悲劇的誕生》中的日神與酒神觀念,分析日神夢境與酒神醉境的特質。第三章論述王文興小說中的日神,分別從少年心中的女性形象,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家的保護和限制三方面,說明日神在王文興小說中扮
从情趣睡衣消费看女性亲密关系的转变:以YAHOO!奇摩内衣/睡衣子站为例
作者:
林蓓菁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亲密关系
现代性
情趣化消费
消费情趣化
网路购物
描述:
台灣社會文化的流轉與整個傳播媒介的發展有著緊密關係,特別是在媒體中對商品、對文化的各種價值解釋也一直在流動,且在講求生活風格的影響下,消費任何的商品都不再只是單純的商品使用價值。本研究試圖從近年來已成為風潮的網路購物談起,它是媒體結合消費,創造與反應時下社會文化的最佳藍本。透過對購物網站生產者端,及消費情趣睡衣商品的女性消費者端做深度訪談,來呈現台灣媒體,是如何使用女性形象、生產出消費情趣化圖像,以及在體驗與享樂消費文化中,反應出台灣社會情趣化消費的現象。除此之外,本研究也輔以Giddens、Beck及B
从《致米莲娜书简》看卡夫卡与米莲娜之间的多重关系
作者:
黄钰娟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书信
鬼魅交往
自然交往
米莲娜
描述:
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是世界聞名的作家,學術界研究關於卡夫卡的學術論文堪稱百花齊放,對於他的作品,已有各式各樣的詮釋方式,各個研究者熱中此道,其中主因在於,卡夫卡的作品,提供許多詮釋的可能性。由於卡夫卡的作品廣泛地被閱讀,尤其是在作家圈內,因此在文學史上的傳承是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大家都想知道卡夫卡那獨樹一幟的文字風格究竟是從何而來,指向何處。筆者認為,每位對卡夫卡有興趣的研究者,無非是想從作品當中,希望透過深入的詮釋探討,試圖更了解卡夫卡。但這些由作品當中所得到的各種面向的多樣詮釋,皆無
王国维诗词研究
作者:
林晓筠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苕华词
清遗民
诗词
观堂别集
人间词
观堂集林
王国维
描述:
王國維是清遺民的代表人物,身處其時,王國維眼見傳統文化價值觀與道德觀隨著政治體制的崩解而衰微,他和所有的清遺民一樣,企求社會重整,以重建道德秩序做為政治立論的根據和理念,並反思西方思潮對中國的戕害。在緬懷傳統與抗拒新勢力、新政體、新思潮中,清遺民們做了多面向的思考,並且藉由書寫,構築自我認同的群體記憶,並且希望透過文字將這些群體記憶流傳下去。王國維正是清遺民之一,在清遺民中,他是比較保守溫和的一派,他並沒有積極改革或尋求復辟,只是一再地嘗試用哲學、美學、文學、史學、經學挽救中國人民空虛的心靈與振興衰敗的中
『行人』における女性たちの身体表現――言語表現と非言語表現を視座として――
作者:
巫文嘉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語言表現
非語言表現
夏目漱石
身体表現
行人
描述:
本論文以夏目漱石後期作品『行人』為中心,探討作品中出場的十一位女性角色之身體表現,藉以探究明治時代女性的自我表現的方式。大正元年至二年(西元1912~1913年)連載於「朝日新聞」的『行人』,是一部以明治四十年代為背景的作品。其中出場的十一位女性的身分階級各異:有上層階級的已婚婦女及未婚女性、中產階級的已婚婦女、以及勞動階級的女性。不同階層、不同身分的社會規範下女性的自我表現,以及女性的表現之間的相同與相異,為本論文探究的目標。明治四十年代,恰巧是代表日本近代女性運動的『青鞜』發刊的年代。在這個女性自覺萌
揭開「家中天使」的假象:從易卜生《娃娃之屋》到吳爾芙《出航》
作者:
廖珮婷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維吉尼亞?吳爾芙
女性意象「家中天使」
《娃娃之屋》
女性的家庭與社會地位
女性想像旅行
亨利
《出航》
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
易卜生
描述: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與比較亨利.易卜生的戲劇《娃娃之屋》中的女主角諾拉與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小說《出航》中的主要人物芮秋,在其想像與真實旅行中尋求自我身分認同以及探索女性對自我的想望,並從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期西方社會文化中流行的女性意象「家中天使」探討傳統女性的家庭與社會地位。諾拉與芮秋都展現出異於一般十九世紀的傳統年代裡柔弱女性的堅毅特質。在《娃娃之屋》中,歷經家庭經濟危機與發現丈夫自私殘酷的人格後,諾拉從一位天真的妻子蛻變為決心離開家庭,獨立生活於現實社會中的女性。芮秋在《出航》裡,從她自英國倫敦航行到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