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析《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者: 单春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雪黙尔达   《我的安东妮亚》   凯瑟   薇拉•   女性形象   安东妮亚•  
描述: 美国文学史上有关西部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如库柏(James Fennimore Cooper)的《拓荒者》、欧文•威斯特的《弗吉尼亚人》、布雷特•哈特的《咆哮营的幸运儿》等等,但这些作品多为男性作家所写,描述的对象也多是男性;偶尔出现的女性形象在这些作品中常被歪曲或贬低。薇拉•凯瑟的“内布拉斯加”小说对女性的歌颂和对男性的贬低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男性作家书写男性的历史,体现了她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基于儿时的经历,她瑟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拓荒女形象。
老纽约社会的女性困境、觉醒与独立: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纯真年代》
作者: 娄玲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纽约社会   《纯真年代》   女性主义  
描述: 《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荣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的文学作品,描述了男权统治下的老纽约社会中女性的遭遇。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并通过分析作品主要女性角色来解析女性困境,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独立。女主人公一艾伦,能够拒绝回到那令人窒息的婚姻中,能够拒绝阿歇尔的爱情,能够毅然决然漂流海外,这一切都是对男权社会有力的反抗。伊迪丝·华顿全面关注到广大女性尽管受到老纽约社会的种种压迫和歧视,以及她们努力生存的现状。虽然男权社会力量强大,女性力量微弱,但随着女性意识的增强,女性开始为自由和独立而奋斗。借助当代女权主义的
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安吉拉·卡特小说解读:以《魔幻玩具铺》和《新夏娃的激情》为例
作者: 胥文玲   来源: 南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魔幻玩具铺》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新夏娃的激情》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对当代英国女性写作有着关键的影响。伊莱恩·肖瓦尔特称其为英国文人的膜拜对象。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致力于解构父权制神话对女性本质的界定。在众多作品中,她颠覆传统父权桎梏下刻板的女性形象,为长久以来被男性作家剥夺话语权的广大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还原女性真实而完整的面貌。因此,其作品中渗透着大量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其作品大有意义。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经典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以重新划分的叙事声音为切入点,结合了经典叙事学的
黑人妇女自我实现之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作者: 杜晓玲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自我   莫里森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里一颗闪亮的星,其作品常常关注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屈辱和压抑的命运。在其小说中,她颠覆了传统黑人女性形象,刻画了一系列为追求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女性角色。《秀拉》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主要探讨了黑人女性在受到种族和性别压迫下为寻求自我和实现自我作出的抗争。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三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的自我实现之路进行分析,揭示了黑人女性实现自我的艰难和痛苦。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刻画了一组顽强的黑人女性角色。夏娃作为一位勇敢的黑人女性,她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下被动
对《南方与北方》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辜巧玲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痛苦   肉体创伤   《南方与北方》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女性主义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南方与北方》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有人认为她是男权主义的支持者,也有人认为她是支持女性独立的作家。小说《南方与北方》是她写作生涯中期的作品,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论文是对这部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论文首先着重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所受到的肉体创伤,包括最终甚至失去生命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分析处于男性世界中的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公遭受到的精神折磨和痛苦。她被谣言中伤,被代表男性权威的警察盘问,这一切都给她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最后分析女主人公对男权社会的反抗,进而成长为一位独立的女
《平家物语》中的情感美:以女性形象为中心
作者: 姜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   《平家物语》     女性  
描述: 《平家物语》是日本平安朝到镰仓时期社会大变迁中诞生的战记文学,作品描述了十二世纪末惊心动魄的时代风云,以及激变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历程.遗憾的是,尽管作品中的女性承受的痛苦远远超过男性,但因其处于人数较少的配角地位,人们往往忽视了她们的存在.的确,《平家
唐代仕女画中女性时尚研究
作者: 罗玲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地位   女性时尚   唐代   风格技法   仕女画  
描述: ,仕女画与女性时尚的亲缘关系被彻底遗忘了。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1、简述了唐代仕女画的发展分期、代表作品、风格技法
种族与性别——从小说《秀拉》看黑人妇女的三重压迫
作者: 于晓玲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三重压迫   女权主义   托尼•   莫里森  
描述: 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里,黑人妇女所遭受的不幸一直没有引起足够而又全面的重视,导致她们至今仍未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因此,黑人妇女受压迫的问题更应该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秀拉》以1919年至1965年的美国为大背景,以黑人社区梅德林镇为具体语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秀拉是一位反对传统,追求自我的新型黑人妇女,她的叛逆使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与传统的黑人妇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选择《秀拉》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书写视阈下的疯女形象
作者: 高玲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疯女   性别建构   文学叙述  
描述: “疯女”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她们被视为病态并与正常的秩序隔离开来。而在艺术作品中,她们却被艺术家所巧妙地利用,来传达对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本文通过对中国男女两性作家文学叙事中的疯女人形象的梳理、比较,探讨在时代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之内,男女作家如何在疯女人身上释放心灵的焦灼,解决人生的困境,探讨性别身份差异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想象的规约和影响。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上对男女作家的经典文本进行解读,探查男性文本中潜隐的性别政治,剖析其对女性资源的挪用和女性自主意识的压抑,关注女性文本中所隐藏的女性的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女性角色期待的变迁:对1949-2007年间《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
作者: 吴玲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女性角色   现代性  
描述: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百年,而中国女性的角色与命运也伴随着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不断变化着。本文通过对1949-2007年间的《中国妇女》杂志中的优秀人物报道和封面人物,进行变量统计和文本分析,展现了自新中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优秀女性的理想形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角色期待的特征,包括形象角色、职业角色、价值取向等维度的变化趋势:首先,女性形象角色经历了从去女性化到女性气质的回归,从淡化甚至抹杀男女差别到突出女性性征和气质的转变;其次,女性职业角色期望从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妇女向经济精英、科技文化精英
< 1 2 3 ... 5 6 7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