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410 条
-
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的恶女人形象
-
作者:
李玲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男权立场
现代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对《围城》、《骆驼祥子》、《北京人》等经典文本的重读中 ,分析中国现代男性叙事文学在恶女人形象塑造中所表露出的男性对女性主体性的憎恨与恐惧。中国现代男性叙事往往把主动型女性妖魔化 ,把女性主体性诬为是对男性主体性的压抑 ,并且拒绝同情主动型女性的生命困境 ,以喜剧的态度丑化、嘲弄主动型女性 ,从而把试图僭越封建女奴道德的女性诽谤为谋夫、欺夫的恶女人。这背叛了从精神上解放妇女的现代文化观念 ,回归于封建男权道德 ,从性别意识领域暴露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不足的缺陷
-
中国理想女性之美:从中、越《金云翘传》比较中看民族审美的差异
-
作者:
王玉玲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审美
理想女性
才女
名实
-
描述:
中国小说《金云翘传》在越南也有同名仿作 ,二者尽管情节一致 ,但风格迥异。以往的比较研究一般着眼于文学手法 ,本文则以翠翘这一女性形象为切入点 ,分析两民族的审美差异及其深层原因 :文学传统、社会现实、道德文化等。中、越翠翘同是“才女” ,但重点不同。中国偏“才” ,越南偏“女” ,原因是中国“才人”的形象掩盖了“女子”的特点 ;中国的翠翘身上也体现了明清时期“情”、“德”、“欲”相融的社会因素和中华民族“名实”并重的双重性格。
-
命运的悲歌:曹禺笔下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
作者:
王华玲
来源: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悲剧
悲剧命运
曹禺
女性文学
-
描述:
曹禺对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欣赏,本文通过他笔下的主要女性人物,以女性文学批评为视点,从时代精神,曹禺早期的生活情感体验入手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
李清照词女性形象的性格美
-
作者:
周玲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性
性格美
-
描述:
李清照词一扫描摹女性专以刻翠剪红为能事的积习,善于发掘女性形象的内在美,在她的笔下,不论是天真活泼、聪慧过人的少女,还是大胆洒脱、一往情深的少妇,不论是才华出众、富于理想的知识女性,还是饱经忧患、不忘故国、多愁善感的中老年女性,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
日本神话中的“理想女性”的原型:关于天照大神的考察
-
作者:
葛慧玲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神话
理想女性
原型
母性
天照大神
-
描述:
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们都塑造了一位"理想女性"的形象,她们都拥有一个极其相似的模式和诸多相同的特质,那就是:容貌美丽、性格温柔、善解人意、逆来顺受、无私奉献、忠贞不二。日本男性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也具有上述特质,但除此之外还拥有强烈地母性和对男性罪恶的宽恕性。因为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得故事和传说,因此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集体无意识",必然潜藏在神话里。笔者试图从神话中去找寻日本理想女性形象的原型。
-
萨满文化与《荒界》的审美取向
-
作者:
张希玲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满文化
审美取向
荒界
-
描述:
萨满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源头,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广泛渗透于东北民众的生活方式及民风习俗中,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东北作家董谦的小说《荒界》的审美取向。小说中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几乎是男女结合的终极目标,显现生殖崇拜观念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塑造得最传神的女性形象兼具母性和神性的双重人格,闪烁着远古先民极度崇拜的始母神和萨满的影子。作品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粗大、强悍、充满野性的气质。萨满教文化是《荒界》精神风貌的最权威的雕刻者,塑造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
-
《椭圆形画像》的叙事结构和主题
-
作者:
韩玲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椭圆形画像》
主题
爱伦·坡
结构
-
描述: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椭圆形画像》采用嵌入式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新奇、扣人心弦。从女性形象来看,小说中的女主角是缺席的,没有话语权,女性始终处于他者或边缘的地位。作者通过一些哥特元素揭示了艺术和生命的二元对立。
-
日常叙事下的大众人生——试论张爱玲小说叙事的基本策略
-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日常叙事
大众人生
-
描述:
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状态,张爱玲继承了这一文学叙事传统,在其文本中,她通过日常叙事照见寻常生活场景中的俗世男女挣扎扑腾的人生与命运,为人们照亮了世界的真实。 关键词:张爱玲日常叙事大众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 一日常叙事——张爱玲小说叙事的基本策略 所谓的日常叙事,即“小叙事”,是相对于“宏大叙事”、英雄叙事而言的。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状态,它以个体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往往同个体生活中的琐
-
俗人·恶人·野人——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看毛姆妇女观
-
作者:
苏玲
来源:
攀枝花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主义
俗人
野人
恶人
-
描述:
文章用存在主义的观点分析毛姆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 ,对更进一步理解毛姆的妇女观念和创作思想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启示。
-
凯瑟琳·安·波特《旧秩序》的女性成长研究
-
作者:
王红玲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寻找
反叛
三个阶段说
女性成长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1890-1980)被公认为是现代美国出色的文体学家。她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写出了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本文试图从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文学批评出发,对波特的《旧秩序》进行分析,通过三个女性形象的对比,阐述女性成长的自我寻找过程。
<
1
2
3
...
12
13
14
...
39
40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