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袁昌英对西方思潮的选择与接受
作者: 王仲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泛神论   袁昌英   唯美主义   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学说  
描述: 袁昌英是一位被我国学术界所忽略的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史家。本文试图以史料和文本细读为基础,论述袁昌英对西方现代思潮的选择与接受。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袁昌英的生平与创作概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期。上篇解读了袁昌英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其运用传统文化对女性主义的改造以及双性同体女性主义诗学的建构。第一节认为,袁昌英的文本以女性为主角,沐浴着女性主义、人道主义、民主和科学的阳光,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男权文本传统;第二节认为,袁昌英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探索构建双性同体诗学,从双性同体创作心态、中性文本及理想男女关系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第三节分析了袁昌英文本中的传统文学母题、意象及其理智的文化态度,指出她结合传统文化对女性主义进行了中国化改造。下篇重点论述了袁昌英对精神分析学说、唯美主义、泛神论的选择与接受。第一节重点梳理袁昌英对精神分析学说的介绍以及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并以《孔雀东南飞》等为主要文本分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第二节认为,袁昌英文本注重生活艺术化,追求诗意、艺术美、性灵,注重刹那间的美感享受,体现了唯美主义的影响;同时拒绝了颓废主义,规避了肉欲和非理性等唯美主义的陷阱。第三节认为,袁昌英运用泛神论完成了破坏偶像崇拜、表现自然神性的艺术目的,泛神论的思想资源来自西方也来自东方。余论部分是对袁昌英研究的展望,并提出了五项需要进一步开拓的工作。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作者: 王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Women   de   harmony   study   images   dichotomy   sex   Beauvoir   second   THE   Simone   and   OF   man   Woman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和奠基人物,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波及中国,其作品和论著被初步译介和研究,但总的说来深度不够、不系统。在欧美,女权主义运动发展较成熟。鉴于波伏娃对女性历史、社会处境的深刻分析,其作品对女性状况的关注和集中表现,以及她本人在改变妇女状况方面的实践、先锋和表率作用,她的理论、作品和实践被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但对其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实践尚未有专著,有关分析均散见于对其人其作品的研究中。本文选题的突破点及意义在于,本人将研读国内外已有专著和评论文章,在吸取其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清理,凸显其观点的开拓性和重大贡献。本文具首创性,希望有助于国内学者对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思想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并促进我国在此领域的实践与发展。本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集中阐述波伏娃以“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的观点为核心的女性主义思想,突出其观点的独创性和开拓性;第二部分阐释她以...
为孩子多着想,办好事要落实(全国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
作者: 王永安   王娜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为孩子多着想,办好事要落实(全国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
盛开在散文界的一束奇葩:女性散文创作心理探源
作者: 王玉琦   王斌   来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   创作心理   女性  
描述: 女性与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即使在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她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空间.印使在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基本抗衡的年代里,女性散文仍能闪亮地镶嵌在文学宝库中.所以,对女性散文的研究就成为了我们打开女性文学的一把钥匙,更是走入女性心灵深处的一扇大门.在众多的文体中,为什么女性首先钟情于散文,并在散文界一直独树一帜,且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呢.本文将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予以精微的剖析.
试论我国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王继锋   王吉正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母亲神话   多元化   两性对话  
描述: 2 0世纪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了“百花竞艳”的多元化格局 ,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对女性的日常生活、情感、欲望进行描写 ,使文学对人关注的中心点产生了根本性的位移 ,实现了对男性霸权的一种颠覆。随着女性文学的发展、繁荣 ,女性文学未来的走向应尽早过渡到两性对话阶段 ,这也许是女性文学创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论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女性小说
作者: 王华斌   王传满   来源: 塔里木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女性小说   “十七年”时期   女性意识  
描述: 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十七年”女性小说中仍然显露了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
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写作观
作者: 王洁群   王建香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价值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美学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女性写作要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重建女性的文学传统 ,和谐地利用头脑里的男女双性的特质 ,忠实地面对作为女性的的独特经验世界 ,完整而自由地展示出女性的独特创造力 ,避开女性写作的一些误区。这是女性作家像女人那样写作 ,通过女性作家的写作来实现女性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同时简略地分析了她对后世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的影响
一幅河南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 何弘张鸿声王斐   来源: 文化时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流星   河南方言   河南农村   天幕   大跃进运动   豫东平原   长篇小说   宏大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幅河南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周恩来、邓颖超与大革命时期的潮汕妇运
作者: 王勉   林凤鸣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周恩来、邓颖超与大革命时期的潮汕妇运
山村女教师
作者: 王雪玲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山村女教师
< 1 2 3 ... 93 94 95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