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位“小姐作家”
作者: 王羽   来源: 新文学史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张爱玲   苏青   女作家   文学史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上,女作家新人辈出,佳作云集。最著名的当属今日已十分风行的张爱玲、苏青,但另有许多女性作者同样取得了值得瞩目的成就,只是现有的文学史尚未将她们充分纳入考察视野之中。其实,如果把张爱玲、苏青制造的文学风景当作是40年代海派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与拒绝婚姻——20世纪20至40年代女性笔下的婚恋主题研究之一
作者: 王萌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主题   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   拒绝婚姻  
描述: 20世纪20至4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婚恋题材,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而对婚姻则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和排斥.在她们看来爱情往往和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维护个体的尊严相提并论,凸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同时,她们又意识到婚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在婚姻中两性不平等的关系没有被彻底改变之前,当女性还有可能沦为性工具和生育机器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女性为了事业而拒绝婚姻.在她们看来,只有事业的成功才能确保自己的人格独立.由于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迄今为止也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女性批判和拒绝的声音此起彼
寻找女性“自己的天空”:评袁琼琼的散文《爱情二题》
作者: 王敏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侃   女性意识   爱情   袁琼琼  
描述: 袁琼琼小说《自己的天空》的发表,成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的专有名词。她的散文创作在观察社会心理和转型社会中的男女伦常,深入描写女性感情问题方面独有建树。散文《爱情二题》,从文本内容与风格的独特性、作者的创作与意义方面,都呈现出她笔下"爱情"的独特表情:以平静温和的调侃、委婉嘲讽的幽默,表达对女性生活命运的思考,传达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饥饿的女儿》:心灵的纪录片,民族的记忆史
作者: 王婕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书评   记忆   饥饿  
描述: 虹影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是一部呈现了中国近几十年社会史的巨著,它开启了当代女性文学的新境界,在东、西方同时获得了巨大声誉,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饥饿"是这部著作的主题,它是存在于主人公记忆深处的印记,主人公经历了"食饥饿"与"性饥饿"的双重考验,灵与肉的真实描写,直白而又深刻,似乎不带任何写作技巧,同样令人感到震撼。这部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部心灵的纪录片,是一部民族的记忆史。
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
作者: 王萍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女性主义运动   学术与科研能力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和"女性学"的传播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使妇女意识到了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并努力地争取其权利;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和平等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和男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性主义运动对于提高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女性学术与科研能力以及消除"玻璃天花板"现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女性主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世界   曹七巧   王安忆   陈染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权思想   张辛欣   田家冲  
描述: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作者: 王萌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女性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统治压迫,是母系社会之后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历史事件,就此意义上说,西方女性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崭新视角,中国女性主义由此出发对于中国历史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揭示确发人深省。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将西方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主义理论普遍化,并由此评判中国历史,这样很容易陷入殖民主义的陷井,从而遮蔽第三世界中国女性的真正处境。在这里,中国女性主义构成了一个足资分析的文本。
追寻传统母亲的记忆:伍尔夫和莱辛比较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传统   记忆   母亲   莱辛  
描述: 许多评论家从多种角度谈到了伍尔夫和莱辛这两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间的相似,但很少从女性文学传统的角度谈论此话题。本文认为正是她们对缺失的女性文学传统母亲的追寻导致了她们的相似。她们在追忆传统和重构女性传统中的不同态度也导致了她们艺术形式的迥异和人生命运的完全不同。
论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
作者: 王福美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李清照   女性经验世界   "女性文学"品格  
描述: 李清照以具有"女性文学"品格的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些许亮丽.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从个人出发的对女性经验世界的构筑;二、以女性视角为基点的对外部世界的介入.总体来说,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李清照对后来女作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伪满洲国校园文化背景中的女性新文学及其存在语境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学   “新女性”观   日本“妇德”   贤妻良母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女子校园刊物《萃文季刊》和官方综合性期刊《新满洲》的女学生新文学现象,阐释日本文化殖民对殖民地青年女性渗透和毒害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生发的追求平等、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观,在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下异化为国家民族性质的贤妻良母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是战时体制下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日本妇德在伪满洲国的移植。摇篮期的殖民地女性文学在五四新思想的自由理念和殖民地国民精神等历史酵素的作用下,承载了沉重而复杂的精神向度,使满洲青年女性的精神趋向由五四新文化影响的个体本位转向了殖民地家国本位的历史变异。考
< 1 2 3 ... 19 20 21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