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汉卿婚恋剧中女性形象新探
作者: 刘佳   来源: 金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引章   富有理性   自由恋爱  
描述: 本文着重阐述关汉卿婚恋剧中受欺辱的女性形象:宋引章.宋引章是关汉卿戏剧中软弱的典型,但本文将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有所新探,即性格软弱女性亦有她的人性闪光点.
自由恋爱与拒绝婚姻
作者: 王萌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主题   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   拒绝婚姻  
描述: 20世纪20至4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婚恋题材,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而对婚姻则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和排斥。在她们看来爱情往往和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维护个体的尊严相提并论,凸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同时,她们又意识到婚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在婚姻中两性不平等的关系没有被彻底改变之前,当女性还有可能沦为性工具和生育机器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女性为了事业而拒绝婚姻。在她们看来,只有事业的成功才能确保自己的人格独立。由于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迄今为止也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女性批判和拒绝的声音此起彼
自由恋爱与拒绝婚姻——20世纪20至40年代女性笔下的婚恋主题研究之一
作者: 王萌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主题   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   拒绝婚姻  
描述: 20世纪20至4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婚恋题材,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而对婚姻则表现出明显的拒绝和排斥.在她们看来爱情往往和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维护个体的尊严相提并论,凸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同时,她们又意识到婚姻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女性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在婚姻中两性不平等的关系没有被彻底改变之前,当女性还有可能沦为性工具和生育机器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女性为了事业而拒绝婚姻.在她们看来,只有事业的成功才能确保自己的人格独立.由于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迄今为止也没有彻底改变,因此女性批判和拒绝的声音此起彼
“私小说”中的生活世界
作者: 曲英娟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特质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自由恋爱  
描述: 较之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学,日本文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质和女性写作传统。从时间的脉络上看,女性文学蔚为大观,是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出现了三次高峰。首先是平安朝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其次是以明治时代的通口一叶、谢野晶子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第三次高潮则是延续至今的当代女作家创作热潮。①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当代文坛,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立场和敏锐的观察视角,构成了与男作家平分秋色的文坛风景,实现了自我发声的可能。
刘怀叙笔下的女性试析
作者: 田步山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现代戏   川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半殖民地   女性人物形象   女性伦理   试析   女性形象   自由恋爱  
描述: 刘怀叙笔下的女性试析田步山辛亥革命以至五四运动以后,"时装川剧"(即当时的现代戏)创作的发展并不乐观。直到郭沫若先生所尊誉的"川剧创作家刘怀叙先生"的一系列创作实绩的崭露,"时装川剧"方才进入一个清新的境界。刘怀叙(1879-1947年)字善照,四川...
纯粹女性的目光与女性独白:石评梅创作简论
作者: 刘瑜   来源: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观念   “弃妇”   婚姻自主   “菲勒斯”中心   石评梅   旧式婚姻   女性形象   男权中心社会   恋爱自由   自由恋爱  
描述: 纯粹女性的目光与女性独白:石评梅创作简论
80年代以来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观察
作者: 萧成   来源: 福建社科情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0年代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婚姻自主   婚姻悲剧   台湾省   女性主义意识   自由恋爱  
描述: ,婚姻自主仍然是女作家们不懈的追求。不过,此时她们的生活视野开阔,文化素养精深,见事方式深刻,不再把自由恋爱、自主择婿当作争取婚姻自主的全部内容。因此,同样是婚姻题材,她们不象言情作家那样热衷于女性婚前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利雅得女郎》研究
作者: 金丹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米歇尔   男权   文学作品   瓦哈比派   情感经历   文学创作   世俗   争取自由   叛逆个性   自主婚姻   沙特阿拉伯王国   妇女解放   生活经历   女作家   石油时代   女子教育   利雅得   婚姻的   文学评论家   自由恋爱  
描述: 2005年,沙特年轻女作家拉加阿·萨尼耶的小说《利雅得女郎》((?))一经出版就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一部预示着沙特社会变革潮流即将到来的崭新作品”。沙特人继承了游牧社会的部落传统,同时又深受瓦哈比教义的影响,针对妇女的清规戒律尤其繁多,妇女世代生活在男权制的阴影下。但是进入石油时代后,沙特的社会财富呈井喷式的增长,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其中自然也包括妇女解放事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沙特在女子教育、妇女就业等领域获得了长足进步,女性的生活处境明显改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