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的刘芬
-
作者:
王松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意义
实事求是
女性观
现在进行时
东莞
女性文学
委员会
女性主义
-
描述:
于现在的谭湘而言,女性文学委员会几乎等于她的人生意义和目标。在《女性的责任———我的女性观》中,她这样写道,‘责任’的观念,是我之女性主义的出发点,‘责任’的观念,就是将女性的立场置于理性、开
-
迟子建小说的乡恋情结
-
作者:
王倩
来源: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迟子建
小说
乡恋情结
-
描述:
迟子建小说有着浓浓的乡恋情结。这种浓浓的乡恋情结,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说的乡恋情结缘于迟子建对乡土及乡人的热爱,因此,她的小说一以贯之地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
-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
《呼兰河传》与《城南旧事》的女性命运解读
-
作者:
王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呼兰河传
人生悲剧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塑造
生存状况
萧红
悲剧命运
下层妇女
-
描述: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着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在《呼兰河传》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简·爱》与《呼啸山庄》
-
作者:
王萌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主义视角
《呼啸山庄》
-
描述:
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简·爱》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是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呼啸山庄》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
-
试析《黄色墙纸》和《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共性
-
作者:
王含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黄色墙纸》
《最蓝的眼睛》
颜色政治
非线性叙述
叙述共性
-
描述:
<黄色墙纸>和<最蓝的眼睛>这两部女性文学作品艺术并阶段性地论证了权力与他者这一矛盾体在美国的历史变迁.按照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两小说在标题、内在化现象、非线性叙述和他者的出路等诸多方面存在思考上的相通点.
-
90年代以来萧红研究述评
-
作者:
王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研究
述评
90年代以来
-
描述:
90年代以来的萧红研究逐渐摆脱政治、伦理评判的窠臼,研究者多从审美的角度,综合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从比较文学、女性文学、叙述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意义等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使得此阶段的萧红研究开始走向多元。但研究中亦存在着外部研究重于内部研究,重复研究过多,对作品整体观照不够等缺陷。
-
论我国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
-
作者:
王慧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和理论视野,女性主义思潮已经进入社会学科的许多领域;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多元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这一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被更多地引入到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中。本文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背景出发,探讨由当代中国的大众传媒构建出的媒介文化对女性的再现和解读,分析了现代传媒是以怎样的角度和方法去传播女性的声音和塑造女性形象。 本文首先梳理了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外媒体中的普遍表现,关注女性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真实生存状况,探究传播
-
命运的悲苦与精神的蒙昧: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王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底层女性
悲剧命运
-
描述:
以鲁迅为先导的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显著的地方特色,为中国现代文坛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在2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中,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的,莫过于特定时代乡村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乡村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学界对前者多有关注,对后者尚乏细究。基于此,本文拟对20年代乡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作以理性的梳理和文化心理的观照,以弥补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某些不足。本文在观照五四乡土小说底层劳动妇女形象的同时,重点探析了这些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其根源。20年代乡土小说分为乡土写实派小说和乡土浪漫派小说
-
乡村里的“风流娘们”:十七年小说中另类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王圆圆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
形象解读
风流娘们
-
描述:
本文对十七年红色经典中乡村风流娘们这群异类的女性进行新的审视,如陈登科《风雷》中的羊秀英,柳青《创业史》中的素芳,浩然《艳阳天》中的孙桂英,孙犁《风云初记》中的蒋俗儿,《铁木前传》中的满儿,赵树理的《登记》中的小飞娥等。这类女性区别于传统的反面、落后、放荡等界定,类似于传统文化中狐仙型女性形象,她们具有淫、媚、诱的外在形象特征,但此类女性的生动形象和独有的“世俗”特性,传达出人性更丰富的内容,这些风流娘们不是传统意义上“恶”的化身,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被认为是悖理于时代主流价值观念的,是不被时代认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