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9 条
-
消费主义语境下时尚杂志女性形象研究:以《VOGUE服饰与美容》为例
-
作者:
王亚娜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杂志
消费主义
权力规训
女性形象
-
描述:
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性的量化生产,人类社会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它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目的,而是追求商品的炫耀性、时尚性和奢侈性等表明社会身份、地位的符号价值,并以此作为消费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扩张性的文化产业,是消费主义文化最积极有效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它通过媒介的各种传播途径与商品的消费系统统一运作,能将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消费行为合二为一,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女性时尚杂志
-
激进·互补·沉静·失语:论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衍变
-
作者:
王畅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权威
衍变
压抑
女性形象
-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一位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力图真实地表现生活,刻画人物形象。她一生创作了五部小说,分别是《教师》、《简·爱》、《谢利》、《维莱特》和《艾玛》,其中《艾玛》并未最终完成。自小说出版以来,国内外的评论家大都以单个作品为例对作者进行思想研究,这不免将视野局限在夏洛蒂创作的一个时期,不能代表作者整体的思想和观点。综观五部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由激进到平实的转变,简·爱突出强势的形象逐渐淡化,最终在《艾玛》中被遮蔽起来。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小说中女性形象由浪漫激进到
-
樊戏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东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樊戏女性形象研究
-
浅析《江格尔》史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金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浅析《江格尔》史诗中的女性形象
-
论“十七年”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燕珊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雄
解放
女性
劳动
-
描述:
本文研究“十七年”(1949-1966年)这一历史时期,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与规定下,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及分类,由此管窥历史时期的性别想象与社会审美特征。伴随着新中国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大量涌现,而且呈现出全新的、革命性的风格与社会形象。本文将这一时期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大类:一、1950年代中前期,“翻身”与“解放”的女性形象,表现她们在新中国的新命运与新生活。这一“妇女解放”主题,展现了“男女都一样”的女性新篇章。主要代表作品有杨之光的国画《一辈
-
新世纪女性小说知识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王银萍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自身
爱情故事
知识女性
性别角色
-
描述:
知识女性这一形象,源自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小说文本,经过一个世纪的嬗变、演进,发展到今天,在当代女作家的笔下,日益变得丰富和深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女性已经聚集成一个数量可观的崭新的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她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景况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世纪的女性小说中,女作家们在向读者展示知识女性生活现实的同时,也打开了她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知识女性虽然在都市生活中获得了新的发展,但当她们面对家庭、事业、个人价值的多种选择时,一样有着难以摆脱的困惑与尴尬
-
民国时期女性形象的嬗变:以《申报》1910-1936年化妆品广告为例
-
作者:
王金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认同
社会地位
化妆品广告
女性形象
-
描述:
广告史的研究已经成为近代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广告不仅仅是一种传播艺术,通过广告,社会的许多思想会传递给民众,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同样开始传播开来;另外,广告也记录了当时社会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信息,广告描述的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变迁史,广告所传递的内容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深层次挖掘,广告与社会相互影响,广告不仅是对社会的反应,也是社会变化的一种载体。故广告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化妆品广告也是广告中的重要的一类,近代化妆品广告在反映女性社会地位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申报》是中国近现代史
-
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萌萌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八十年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意义研究
-
作者:
王海平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蒙古族题材
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作品中长期占主体地位的男性形象被女性形象所替代,而这些女性形象又呈现出了男性化的特征。在这样的变化下产生了一系列负有独创性、时代感和震撼心灵的力作,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重大影响,创造了蒙古族题材绘画史上的一段辉煌。但这种辉煌较为短暂,进入九十年代后便逐渐沉寂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些女性形象包含着怎样的文化含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
《撞上门的女人》和《宝拉·斯宾瑟》中的爱尔兰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志敏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父权
女性特质
他者
女性形象
-
描述:
罗迪·多伊尔是当代爱尔兰最成功的小说家,被誉为继乔伊斯之后书写都柏林的文坛泰斗。多伊尔的小说关注的是都柏林的普通工人阶级,其中两部小说《撞上门的女人》和《宝拉·斯宾瑟》以爱尔兰女性为主题。通过研究这两部小说,这篇论文表明爱尔兰女性已经从传统缄默走向现代独立。同时,该论文认为,爱尔兰女性的地位和经历,是由经济体制、国家制度、教会、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妇女运动决定的。依据波伏娃的他者理论,本文指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爱尔兰女性被物化为他者。随着二十世纪后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妇女运动的影响,爱尔兰女性开始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