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9 条
-
青涩的青春:《青春之歌》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王倩文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理性别
文化性别
-
描述:
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十七年文学往往被研究者忽略,因为十七年文学画廊中呈现给读者的大多是"准女性""阉割的男人"形象,缺少女性主体意识。本文从女性意识的"生理性别"和"文化性别"的角度来分析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文本《青春之歌》,发现其在女性文学中的价值,这是女性文学无法回避的一段"青涩的青春"。
-
青涩的青春
-
作者:
王倩文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理性别
文化性别
-
描述:
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十七年文学往往被研究者忽略,因为十七年文学画廊中呈现给读者的大多是“准女性”“阉割的男人”形象,缺少女性主体意识。本文从女性意识的“生理性别”和“文化性别”的角度来分析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文本《青春之歌》,发现其在女性文学中的价值,这是女性文学无法回避的一段“青涩的青春”。
-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 “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该时期女性作家正是经由“私领域”的琐碎书写,在男性家国大叙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自我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一片天空。
-
蓝色的精灵: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运动的先声
-
作者:
王军
邱安昌
丁毅伟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特·肖班
文学运动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蓝色,或许是女性文学的象征。蓝色第一次与女性文学结缘是由于法国朗布耶侯爵夫人于1610年在私宅“蓝屋”举办了沙龙。在那个法国女性辉煌的时代,沙龙成风。几乎整个法国的上流社会人士和文学艺术家都做过法国贵妇人主持的沙龙的座上客,他们在“女王”们的招待下谈...
-
“魔女的理论”:析日本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王志松
来源: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文学史
改写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欧美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女性主义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掀起第二次浪潮,并形成了日本女性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日本女性主义批评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正在改写着日本文学史,是最具活力的批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将就此进行梳理和分析。
-
一树红梅映粉墙:评《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
-
作者:
鲍恒
王延鹏
来源: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是中国文学创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女性文学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体现在女性是文学的表现主体,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因其视角独特、情感丰富而成为文学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早在《诗经》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女性的文学创作(许穆夫人的《载驰》),此后,历代不乏出色的女性作家,如谢道韫、李清照、朱淑真等等,她们都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为中国文学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但是由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男权统治,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等原因,女性文学作品大多早已散佚,各类文学史也未能对女性文学进行公正的评价.专门研究女性
-
通向自我认知的日记体写作:简评《阿娜伊斯·宁日记》
-
作者:
王旭霞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自我
《阿娜伊斯·宁日记》
日记体写作
追寻
-
描述:
阿娜伊斯·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性文学作家和日记作家。她的代表作《阿娜伊斯·宁日记》翔实地记录了她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它涉及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理念、女性化书写等多重主题,尤其凸显通过写作日记获取自我认知、不断成长.并最终追寻到最本真的自我。
-
通向自我认知的日记体写作:简评《阿娜伊斯·宁日记》
-
作者:
王旭霞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娜伊斯·
成长
宁日记》
追寻自我
日记体写作
-
描述:
阿娜伊斯·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性文学作家和日记作家。她的代表作《阿娜伊斯·宁日记》翔实地记录了她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它涉及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理念、女性化书写等多重主题,尤其凸显通过写作日记获取自我认知、不断成长,并最终追寻到最本真的自我。
-
女性文学创作与妇女解放运动互动的探讨
-
作者:
王立坤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大兴,女作家不仅数量多,且才华出众,创造了自有新文学以来从未有过的女性写作的最繁荣的时期。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与妇女解放是怎样的一种互动过程?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身体立场和本体关怀有着怎样的女性主义内涵?
-
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论张洁文本中男性形象的互文性
-
作者:
王金霞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杀夫
互文性
男性形象
精神寻父
-
描述: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审美物象承载的审美意蕴都能跨越单一文本的界限,在其前其后的文本中找到投射的影子,并借助其他文本获得意义增殖。也就是说,一切艺术形象都具有承前启后、前后对接和相互渗透的功能。张洁文本中的男性形象,共同铸成了一个异形同构、相互指涉的人物艺术画廊。这多个人物之间存有一种内在的互文互证性,从某个侧面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从精神寻父到文化杀夫的嬗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