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聊斋志异》仿作研究
作者: 王庚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风格   创新发展   仿作   《聊斋志异》   效仿继承  
描述: 中国文言小说的扛鼎之作《聊斋志异》问世后,其仿作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卷帙浩繁,形成文言小说创作再度蔚兴的局面。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聊斋》仿作的研究,多以个案分析形式存在,很少有全面深入的理论发掘。本文从思想意义着手,侧重于阐述对其美学风格的客观评价,并关注仿作的创新之处及其文学价值,力图从整体上彰显《聊斋志异》仿作的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聊斋志异》仿作概述,从《聊斋》仿作界定和仿作者创作动机两方面进行介绍。由于仿书数量众多,本文将《夜谭随录》、《谐铎》、《萤窗异草》、《耳食录》、
戏曲家陈与郊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名家杂剧》   语言风格   《詅痴符》   陈与郊   佛道文化   戏曲创作   传奇结构  
描述: 陈与郊的生活的环境有:一、家学——《春秋》学的熏陶渐染;二、佛道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域环境。前者不仅使他对《春秋》颇有研究,而且《春秋》的“借事明义”的宗旨也渗透在他的戏曲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贞烈”女子形象。而后者,使他对佛道文化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加之,明季,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日趋盛行,士大夫阶层与僧、道相交便是常见的现象。陈与郊不仅结识了众多的方外人士,而且其散曲和戏曲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了佛道典故术语,故其作品带有一层佛道色彩。 所谓“志同道合”,陈与郊曾一度醉心与戏曲之中,故其周围也不乏戏曲知音,其中
作为革命/女性经典文本的《青春之歌》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关系   重构   青春之歌   十七年文学   林道静   经典文本   女性形象   性别气质   考察   阅读欲望   革命女性   空间   女性写作传统   历史主体   中国   研究视角   女性主体性   民族国家   性别角色  
描述: 要做一个“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写作文本研究,《青春之歌》这部经典是绝对绕不过去。这部长达40余万字的小说以革命女性之手亲写革命女性之史,为后来者提供了多种研究、解读的角度。本文就着重从文本细读与接受美学的研究视角,将重点放在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女性形象的考察上,试图从中发现文本内部话语空间与外部文化研究空间的融合与沟通。 第一章籍以林道静对自身性别气质、性别角色的叛逃,一窥革命女性如何在革命裹挟与自我抉择中完成了对传统女性性别符码的超越与重构,同时,借助空间与性别气质建构之关系,探讨革命如何提供了一
我国女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分析:以《家庭》《女友·校园》《澜》为例
作者: 王婧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杂志   内容分析  
描述: 以女性读者为目标受众,以女性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女性杂志,在诞生之初便是传达女性话语的重要平台。当下,女性杂志进一步细分,在内容和定位上各放异彩,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媒介力量。女性杂志的繁兴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由此涌现出数目繁多的相关研究。其中,以社会性别理论和性别刻板印象为视角,探讨女性杂志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占据很大比重。然而,这类研究往往仅将目光定位于女性杂志呈现女性形象时所受的影响,而对其中男性形象所受的影响关注不足。本文从微观的视角,抽样选取1999-2009年间的《家庭》、《女友·校园》和200
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变化:《斯通家史札记》中第二性分析
作者: 王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加拿大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卡罗尔·希尔兹(1935—2003),一个马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加拿大籍美国人,是当代加拿大极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发表过三本诗集、四部短篇小说及近十部长篇小说。她的《斯通家史札记》一书,曾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的两年里先后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美国全国书评界奖、普利策文学奖及奥林治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这是希尔兹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她的创作高峰。享有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爱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劳伦斯同样的盛名,希尔兹还是唯一的一位在近短短两年内荣获如此之多奖项的加拿大作家,正是由于《斯通家史
刘云若名实论
作者: 王留番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云若   评价   名实   历史功绩  
描述: 尽管通俗小说研究日益深入,对“天津张恨水”刘云若的研究也逐渐深化,但是对刘云若名与实问题的研究上依然存在很大的疏漏。本文试从刘云若的功绩及影响刘云若评价的原因入手,得出刘云若名、实相符的结论,从而给刘云若以合理的文学史定位。文章首先从刘云若与津派的关系出发,对津派前辈的继承和超越,并完成了对天津市民形象塑造;通过其作品成功的展现天津独特的地方风俗民情;得出他是津派的集大成者这一结论。接下来更进一步分析刘云若的历史功绩,他提高了津派小说的文学品位。刘云若小说文化品位的提高首先表现在他没有将人物与情感的纠结模
王安忆《长恨歌》影视改编的性别叙事研究
作者: 王欣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恨歌》   叙事   影视   性别  
描述: 1995年,当代著名女性作家王安忆发表了她的散文体长篇小说《长恨歌》,反应不俗,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大奖和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论界对此文本的评价甚高,有人称它为“王安忆的颠峰之作”,有人甚至称它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这部优秀作品先后被改编成话剧、电视剧、电影,获得多重阐释的空间。在这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中,女性面对人生和爱情时所表达出来的独立自主的人格和精神,是作家表现的重点。因此,本文拟从小说《长恨歌》小说文本与电影、电视叙事文本进行细致全面的比较,来体察不同的传播媒介形式在文学活动
女性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倾向
作者: 王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者   网络文学   女性意识  
描述: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拥有了众多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读者。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已经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对于专门针对网络文学女性作者的研究还比较少,有深入探索的研究空间。本文从分析网络文学女性作者的代表作入手,研究女性网络文学作者在写作中表露出来的创作倾向,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章探讨女性网络文学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性别意识,在分析她们描写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之后,论述了在女性网络作者的创作意识中,一方面前卫现代,要求女性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依然把自己置
论苏童女性书写下对人性的思考
作者: 王永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意象主义   对抗冲突模式   女性书写   人性思考  
描述: 苏童是成名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代作家,由于他对女性的成功书写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的女性书写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关于苏童的研究数量繁杂,但对其女性书写下的关于人性的思考研究不多,所以本文尝试对此加以研究。<br> 本文从三个部分展开:<br>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苏童在女性书写中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苏童在女性书写中运用的叙事技巧。本部分从妓女化人物设置、非历史化的表达、女性-女性的对抗冲突模式和意象主义表现手法四个部分来解析苏童女性书写的叙述模式。通过解读文本得
周密词学思想与词风研究
作者: 王慧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词学思想   词风   统一性   周密   差异性  
描述: 文章试图以周密的词学思想和词体创作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周密的各种笔记、词前序文及词选《绝妙好词》中总结梳理存在于其中的词学思想,并力求在其词学理论的观照下总结、印证周密词风的特点;还从周密词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的比较中探究出两者之间差异性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学术界对周密及其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从周密各种笔记、词选《绝妙好词》、词体创作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概括出周密词学理论的端倪以及前人对其词风的定位和评价。正文分为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整理归纳周密的词学
< 1 2 3 ... 22 23 24 ...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