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东方丛刊(2007年第2辑 总第六十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贞"与"色"在女性的传统伦理规定中有着水火不容的两极性。"贞"即完全归附于男性,成为所嫁男性的专利品,为其而生而死,对于他者男性,则绝不许有女性的性别意义;"色"突出着女性对于男性的性别分立,以女性色相唤起他者男性的玩赏或者归附。前者为女性之"隐",后者为女性之"显"。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生活及反
儒家伦理对近代日本女性的影响
作者: 王慧荣   来源: “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朱子学被奉为官学的江户时代(1603-1867),儒家思想在日本异常兴盛。《列女传》、《女诫》、《女论语》、《女孝经》等儒家女训也随着中日间频繁的书籍贸易而传入日本。成为当时日本社会规诫、教育女子的重要教材。儒家所倡导的三从四德、贞专顺从、敬事公婆等道德伦理也为封建时代日本妇女所须遵守的金科玉律。进入近代以后,在文明开化旗帜下,日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有知识、有教养,能够承担起教育子女成才之重任的欧美女性形象受到日本社会的推崇。培养欧式女性成为明治政府大力创办女子教育的核心目标。然而这种全盘西化的趋
丁玲笔下的母亲语言与女性话语
作者: 王丹红   来源: 全国第十一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丁玲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以莎菲、曼贞、贞贞、杜晚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备受学术界关注与评价,毁誉交织。其中的母亲形象姿态各异,光芒四射,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众多人物画廊里的女性话语和母亲话语共生共存,但确实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去辨析与开掘,以丰富和开拓丁玲作
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多元化   性别关系   女性文学  
描述: 各种迹象表明,新世纪的女性写作已经走出世纪末年幽闭和自恋的低迷状态,一方面接续1990年代女性历史构建的执著努力,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此前颇为剧烈的性别对抗。新的民间女性形象系列的出现,新的男性形象的在场与重塑,新的性别关系的思考和建构都意味着女性写作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从文学语言角度解读《母亲》和《魍魉世界》中的母亲形象
作者: 王丹红   来源: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丁玲描绘母亲的作品为数不少,在其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分析她笔下的母亲形象特征,还是很有价值的新课题。在此尝试以《母亲》关于放足的八个自然段、曼贞回忆故乡的一段及其《魍魉世界》中因为我终于……黯然良久一段为例加以分析,探讨母亲形象的变化。《母亲》写于1932年,丁玲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塑造了二十世纪初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写出了她们的艰难处境
丁玲笔下的母亲画廊
作者: 王丹红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群,特别是莎菲系列形象,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和重点。但是以曼贞为代表的母亲系列形象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虽然曾经出现过的对《母亲》、《新的信念》、《杜晚香》等作品的评述中,涉及母亲形象,然而,对此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讨,在丁玲研究领域仍是一片待开垦的绿地。关注过丁玲的研究者肯定意识到,"母亲"在丁玲生命和创作
一幅河南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 何弘张鸿声王斐   来源: 文化时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流星   河南方言   河南农村   天幕   大跃进运动   豫东平原   长篇小说   宏大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幅河南农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新唐书·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田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新唐书·列女传》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都显示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发达与繁荣,这些为唐代女性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使唐代女性展现出特有的精神风貌。但是,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女性入传的机率很小,即使入传,所占的比重也不大。因此,史书中对女性的相关记载弥足珍贵。刘向的《列女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妇女专史。范晔的《后汉书·列女传》开了女性入正史之先例。继其之后,历朝历代的正史中大多会单独设立《列女传》。历代的《列女传》也成为了研究当时女性的重要史料。本文主要以《新唐书·列女传》为中心,通过对书中录入女性的分析和
《押沙龙,押沙龙!》女性形象的悖论研究
作者: 王海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道观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清教主义   矛盾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更是享誉全世界,其作品一直备受关注。他以“邮票般大小的土地”创作了文坛独一无二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表现了美国内战时南方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为读者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生活。其作品中的大量女性人物丰富了作品本身,使故事曲折精彩,人物关系复杂多变。福克纳对女性人物的态度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话题,并由此引出对福克纳女性观的各种分析。以Linda Wagner和Cleanth Brooks为代表
凝眸处又添一段新愁——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凝眸处又添一段新愁——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1 2 3 ... 46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