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485 条
-
精神分析法视角下的品特戏剧《归家》
-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归家》
精神分析法
-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剧作家。正如卡夫卡、普鲁斯特以及格雷厄姆·格林一样,品特已占据着现代经典作家的地位,“品特风格的”这一来自其姓氏的形容词(Pinteresque)已经被载入《牛津英语词典》,更有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明证。《归家》是品特早期重要代表作,自1965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国内外的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如作品的话语分析,威胁主题,语言的荒诞性及女性主义研究等方面。但作品怪诞的对话,剧中角色荒唐怪诞的行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且作者品特拒绝解答这些
-
想象中的“她”者—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当代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王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广告形象
后现代女性主义
刻板印象
男权主导
消费主义
-
描述: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纵观中外广告的发展史,含有人物元素的广告占了九成以上,其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频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的形象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符号,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广告中,可谓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符码之一。八十年代以来,电视在中国大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催生了广告业的复苏。如今,借住电视强势的影响力,电视广告也仍在广告市场唱着主角;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兴起,同时,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因此,对广告中
-
张笑天小说《太平天国》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
王金娟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立体化
想象虚构
复杂化
“太平天国”
人物形象
-
描述:
本论文以张笑天先生的长篇小说《太平天国》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小说《太平天国》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根据作者对笔下人物虚构成分的多少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类,虚构成分非常少,人物的定位与历史基本一致的人物归于“忠于历史的人物”一类,例如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物;虚构成分较少的人物被归为“部分虚构的人物”一类,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虚构成分特别多,甚至是完全虚构出来的人物被归到“纯粹
-
论毕飞宇小说的审美品格
-
作者:
王晗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品格
毕飞宇
审美价值
小说
-
描述:
近年来,毕飞宇的小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关注和肯定。毕飞宇创作已有二十余载,其文学创作能力愈加成熟,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至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毕飞宇小说的研究主要围绕小说人物形象、小说主题内蕴、小说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如研究毕飞宇小说中知识者形象,毕飞宇创作中的文革书写,毕飞宇小说的语言特征等,对于全面系统的把握其小说审美品格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从小说的精神内涵、人物形象、语言及价值四个方面,对毕飞宇小说的整体审美品格进行论述。全文共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毕飞宇其人及作品;
-
乔治·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女权思想的比较
-
作者:
王迪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桑
女权主义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女性问题
-
描述:
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文学家关注的焦点。19世纪后半期,在父权制社会的主流意识中,促进妇女解放的思想开始萌发和传播。19世纪60年代,妇女开始接受教育,并且能够凭借自由意志选择职业和生活伴侣。这一社会问题在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包括乔治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在许多人眼里,十九世纪的法国,乔治·桑是其女权运动的代名词,她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她们勇敢追求自由与平等,而女作家自身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有“天使”,也有“妖女”,不同的是,他笔下的“天使
-
论《达洛维夫人》中的文明和野蛮
-
作者:
王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达洛维夫人
野蛮
文明
弗吉尼亚·伍尔夫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之一。近年来,西方批评界对伍尔夫的研究主要探究伍尔夫与科技、文化、艺术、政治之间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对于伍尔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而在对其作品《达洛维夫人》的研究中,少有人对其中的文明与野蛮主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拟从多角度对伍尔夫的著名小说《达洛维夫人》中的文明与野蛮主题进行解读,进一步论述伍尔夫眼中英国社会的文明与野蛮。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世界的平衡,模糊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
吉卜林《基姆》中的属下形象
-
作者:
王碧霄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矛盾心理
吉卜林
属下
《基姆》
-
描述:
吉卜林,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人,却因其帝国主义倾向不断遭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不考虑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就给他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未免有失公平。《基姆》不仅是吉卜林被公认的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也是他描写印度的最后一本小说。对《基姆》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吉卜林。学者们注意到《基姆》研究价值后开始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探究,但很少有学者去专门关注《基姆》中所描述的小人物形象。在殖民话语中,底层白人和本土人无论是被一带而过还是以刻板的形象出现都至少揭示出殖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此,本
-
丁玲小说的形象体系及其话语指向
-
作者:
王夏夏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体系
女性意识
话语指向
丁玲
-
描述: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集女性、革命者、知识分子多重身份于一身,从而导致她创作中出现多重话语的交织,即女性意识、革命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这些话语随着时代的变化交替更迭,并不时发生冲突碰撞。本文依据丁玲的创作过程,探讨不同时期中人物形象的话语指向。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1927-1929年丁玲早期作品中鲜明的女性意识。这一部分首先论述丁玲女性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再次分析女性意识影响下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包括大胆叛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和苦苦挣扎的底层女性形象;最后是她在性别审视下塑造
-
论唐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筱瑄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臣妾意识
闺怨
仕女画
唐寅
题画诗
-
描述:
唐寅(1470-1523),其藝術表現在畫史上有「明四大家」的美譽;在民間中,他的聲名則伴隨著如「點秋香」的傳奇而家喻戶曉。但實際上,唐寅的真實人生並不如傳奇渲染得那樣美好。他早年獲得「南京解元」之時,確實曾有一段風光的時節,但在蒙受科舉弊案之冤後,人生驟變,此後,他終其一生都與「被世道所遺棄的痛楚」並存著。這種遭遇橫逆的心境,在中國文人長久以來的「臣妾意識」下,使他難以自我的身分發聲,所以便藉由仕女畫中的女性為其代言,透過畫面情境的塑造,來抒發自我內心的憤懣、悲傷或其他有所寓意的隱言。此外,唐寅還別開生
-
女性主义视角下赛珍珠《母亲》中的“母亲”形象研究
-
作者:
王维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
觉醒
压迫
女性主义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因对中国农民形象的卓越刻画而著名,她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乱世坚韧的生存、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虽然不是一个战斗性很强的女权主义者,但赛珍珠无论在小说还是在非小说中,都关注并思考着妇女的命运和地位问题,她更是对中国妇女的独特命运和地位有着深刻的观察。这是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赛珍珠早年就亲眼目睹了时代强加在有天赋,有头脑的妇女身上的重负并为此感到沉痛。《母亲》是赛珍珠的代表作之一,她在该小说中塑造的无名无姓的中国母亲坚韧不拔,敢于与命
<
1
2
3
...
15
16
17
...
47
48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