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心灵的纪录片,民族的记忆史
作者: 王婕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书评   记忆   饥饿  
描述: 虹影的代表作《饥饿的女儿》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是一部呈现了中国近几十年社会史的巨著,它开启了当代女性文学的新境界,在东、西方同时获得了巨大声誉,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饥饿"是这部著作的主题,它是存在于主人公记忆深处的印记,主人公经历了"食饥饿"与"性饥饿"的双重考验,灵与肉的真实描写,直白而又深刻,似乎不带任何写作技巧,同样令人感到震撼。这部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部心灵的纪录片,是一部民族的记忆史。
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
作者: 王萍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女性主义运动   学术与科研能力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富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对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的思想理念和"女性学"的传播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使妇女意识到了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并努力地争取其权利;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和平等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和男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女性主义运动对于提高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中女性学术与科研能力以及消除"玻璃天花板"现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女性主义运动是息息相关的。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作者: 王侃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世界   曹七巧   王安忆   陈染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权思想   张辛欣   田家冲  
描述: 概念·方法·个案──“女性文学”三题(续)
中国女性的自我赋权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困境
作者: 王萌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主义文化   中国女性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父权制对于女性的统治压迫,是母系社会之后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历史事件,就此意义上说,西方女性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崭新视角,中国女性主义由此出发对于中国历史文本中男权意识的揭示确发人深省。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及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将西方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主义理论普遍化,并由此评判中国历史,这样很容易陷入殖民主义的陷井,从而遮蔽第三世界中国女性的真正处境。在这里,中国女性主义构成了一个足资分析的文本。
追寻传统母亲的记忆:伍尔夫和莱辛比较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传统   记忆   母亲   莱辛  
描述: 许多评论家从多种角度谈到了伍尔夫和莱辛这两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间的相似,但很少从女性文学传统的角度谈论此话题。本文认为正是她们对缺失的女性文学传统母亲的追寻导致了她们的相似。她们在追忆传统和重构女性传统中的不同态度也导致了她们艺术形式的迥异和人生命运的完全不同。
论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
作者: 王福美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李清照   女性经验世界   "女性文学"品格  
描述: 李清照以具有"女性文学"品格的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些许亮丽.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从个人出发的对女性经验世界的构筑;二、以女性视角为基点的对外部世界的介入.总体来说,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李清照对后来女作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伪满洲国校园文化背景中的女性新文学及其存在语境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学   “新女性”观   日本“妇德”   贤妻良母主义  
描述: 本文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女子校园刊物《萃文季刊》和官方综合性期刊《新满洲》的女学生新文学现象,阐释日本文化殖民对殖民地青年女性渗透和毒害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生发的追求平等、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观,在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下异化为国家民族性质的贤妻良母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是战时体制下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日本妇德在伪满洲国的移植。摇篮期的殖民地女性文学在五四新思想的自由理念和殖民地国民精神等历史酵素的作用下,承载了沉重而复杂的精神向度,使满洲青年女性的精神趋向由五四新文化影响的个体本位转向了殖民地家国本位的历史变异。考
网络耽美:传统社会性别身份的复制与再现:以《凤于九天》为例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类型   漫画界   男权文化   叙述模式   异性恋   文学城   言情小说   女性创作   日本近代文学   性别身份  
描述: 网络女性文学中有一种特别叛逆的小说类型—耽美文,它起源于日本。耽美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是"唯美、浪漫"之意,战后被用于日本漫画界,指BL(boy’s love),后少女漫画用来描述男性同性之恋,上个世纪90年代末传入中国。网络上的耽美文数量也很巨大,仅晋江文学城有20万部之多。《凤于九天》是耽美作家风弄的一部架空历史的穿越耽美小说。文章从2004年在晋江文学城连
解读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王澄霞   来源: 社会学家茶座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女性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解读   20世纪90年代   写作资源   社会现实   女性主义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内地可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没有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以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来观察社会现实,以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为特有的表现对象。90年代以后,一部分女性作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升温,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繁荣。所谓“病态”,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从一开始就无暇他顾,急不可耐地突入女性自身的性活动这一私密空间,在自己的身体上寻求写作灵感和写作资源。十多年来,其写作视点日益下移,“性趣”日渐浓烈,以至深陷于自己的两腿之间不能自拔。这就注定了这
团结广大学者 进一步加强特色专栏建设——《职大学报》2015年编委工作会议的主题发言
作者: 王茂元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报主编   上海大学   全国统一刊号   参编单位   学术论文   编委工作   中国女性文学   特色专栏   女性文学研究   大学报  
描述: 各位编委、各位同行、朋友们:刚才,咱们集体观摩了由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和咱们学报联合主办、由咱们学报参编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和南开大学、上海大学联合承办的“中国女性文学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为了更加直接地、感性地了解学报今年这次会议的主题。今年咱们编委工作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加强特色专栏建设,使学报的学术质量更上一层楼。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一定要加强特色专栏建设?二是怎样才能加强特色专栏建设?以前我们谈过这
< 1 2 3 ... 19 20 21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