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冬梅,卢衍鹏】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妇女运动方针演变探究——以1978年后历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报告为主要内容的考察
-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妇女运动方针演变探究——以1978年后历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报告为主要内容的考察
-
网络耽美:传统社会性别身份的复制与再现:以《凤于九天》为例
-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类型
漫画界
男权文化
叙述模式
异性恋
文学城
言情小说
女性创作
日本近代文学
性别身份
-
描述:
网络女性文学中有一种特别叛逆的小说类型—耽美文,它起源于日本。耽美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是"唯美、浪漫"之意,战后被用于日本漫画界,指BL(boy’s love),后少女漫画用来描述男性同性之恋,上个世纪90年代末传入中国。网络上的耽美文数量也很巨大,仅晋江文学城有20万部之多。《凤于九天》是耽美作家风弄的一部架空历史的穿越耽美小说。文章从2004年在晋江文学城连
-
大洋沿岸的文学奇才:德拉布尔和阿特伍德
-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拉布尔
阿特伍德
生态女性
母爱
-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大西洋沿岸的两位文学奇才。两人年龄相当,虽处异地,创作理念不同,却殊途同归地共同谱写了女性文学的一部部赞歌。德拉布尔以母爱为迷茫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寻找了一个比较适宜的出路;阿特伍德以生态与女性的同质异形,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男性中心主义的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摧残,表达了对生态和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担忧。两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共同展示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执着探索。
-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Emma
-
作者:
王冬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文学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对比研究
-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女性主义运动和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反抗男性与原作在社会与文学中的绝对权威,提高女性与翻译在社会中的地位。由于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学等现代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开始思考把翻译活动当做一种政治行为,力图消除翻译活动中对女性的歧视行为,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来强调翻译主体。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翻译理论中所推崇的“忠实”“对等”以及译者的隐身提出了质疑,认为译作和原作,译者和原作者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鼓励译
-
赛博空间的性别身份认同——对网络女尊小说的批判性反思
-
作者:
吴群涛
王冬梅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尊小说
赛博空间
性别身份认同
-
描述:
全球化时代,女性文学在赛博空间获得长足发展。基于女性创作和阅读体验的女尊小说,是女性文学独有的原创网络小说类型,体现出女性文学性别身份的建构和性别主体意识的张扬,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性别观念起到了反叛和颠覆的作用。从对女尊小说的创作特点、偏差和旨归的分析,可见以现实男性为描写主体的网络女尊小说,实际上是通过两性关系的易位构造出了一个女尊男卑的虚拟世界。然而,女尊小说表面上宣扬解放女性,张扬女性身份认同,实际上却仍在强化既有的社会权力结构,反映出男权社会的现实景象,值得反思。
-
赛博空间的性别身份认同——对网络女尊小说的批判性反思
-
作者:
吴群涛
王冬梅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尊小说
赛博空间
性别身份认同
-
描述:
全球化时代,女性文学在赛博空间获得长足发展。基于女性创作和阅读体验的女尊小说,是女性文学独有的原创网络小说类型,体现出女性文学性别身份的建构和性别主体意识的张扬,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性别观念起到了反叛和颠覆的作用。从对女尊小说的创作特点、偏差和旨归的分析,可见以现实男性为描写主体的网络女尊小说,实际上是通过两性关系的易位构造出了一个女尊男卑的虚拟世界。然而,女尊小说表面上宣扬解放女性,张扬女性身份认同,实际上却仍在强化既有的社会权力结构,反映出男权社会的现实景象,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