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三种类型   女性世界   蔡文姬   人物性格   王昭君   郭沫若历史剧   情感化   女性形象   悲剧性格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系列:一类为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判逆者;一类是为政治信仰的献身者;再一类是超越男子的天才女性。这种划分显然是为了研究需要和方便所作出的粗糙的归纳。实际上,以上三种类型往往呈现出交叉重叠的复杂关系。我们无论在阅读剧本还是在观看演出时,都深刻地感受到,郭沫若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单纯、明朗的美。例如卓文君的大胆泼辣,聂莹的侠骨柔肠,王昭君的倔强刚
新时期妇女工作刍议
作者: 张丽华   来源: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价值观   新时期   生活环境   妇女运动   文化素质   女性解放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妇女工作  
描述: 1995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标志着世界性的妇女权利与平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项伟大运动起源于欧美,迄今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这期间全世界有识之士,尤其是妇女界精英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令人鼓舞的.妇女运动从单纯的抗争到建立现代女性价值观再到树立起现代女性形象,渐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性别歧视:《胎记》中性别的文化定见
作者: 张丽萍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胎记   性别歧视   语言使用   安娜   文化现象   女性形象   受歧视   对话   阿里   语言学家  
描述: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映照并固化了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性别歧视。许多语言学家,如Lakoff(1980),Zimmerman(1973),Hiatt(1980)等,都从不同侧面对语言与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以详实的材料佐证了语言使用中女性受歧视这一文化现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戏剧   性格悲剧   精神指向   交叉重叠   阿盖   女性世界   蔡文姬   女性悲剧   封建专制   人生理想  
描述: 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系列:一类为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判逆者;一类是为政治信仰的献身者;再一类是超越男子的天才女性。这种划分显然是为了研究需要和方便所作出的粗糙的归纳。实际上,以上三种类型往往呈现出交叉重叠的复杂关系。我们无论在阅读剧本还是在观看演出时,都深刻地感受到,郭沫若剧作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单纯、明朗的美。例如卓文君的大胆泼辣,聂莹的侠骨柔肠,王昭君的倔强刚
《白鹿原》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茅盾文学奖   女性意识   陈忠实   小说创作   文学成就   长篇小说   白鹿原   女性人物   短篇小说  
描述: 一、引言陈忠实是我国当代的一位重要作家,也是"文化陕军"的杰出代表,从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目前已经出版三卷本的《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与五卷本的《陈忠实文集》等。其中《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白鹿原》于1998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的文学成就自此达到了一个巅峰。《白鹿原》自从1993
简.奥斯汀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张丽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父权制社会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女性人物形象   简·奥斯汀   解读   女性主义批评   莎士比亚作品  
描述: 一、引言简·奥斯汀(Jane Austin,1775—1817),是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了两个世纪,但是简·奥斯丁的作品在读者中间依然颇受欢迎,堪与莎士比亚作品相提并论,著名文艺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曾经如是评价:"英国文学最近一又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趣味的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
象征原型模式的“大梦”:论《红楼梦》太虚幻境的神话思维
作者: 张丽红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终身误   神话思维   原型模式   太虚幻境   爱情悲剧   贾宝玉   神话原型   枉凝眉   黛玉  
描述: 太虚幻境的梦是贾宝玉梦见的神话。曹雪芹重构那个神话的根本用意在于,他要发掘出隐藏在金陵十二钗人物和贾家颓势后面的决定其命运的必然性的东西。曹雪芹创造太虚幻境的神话是事先暗示了金陵十二钗和贾家的命运,但是,那不是对叙述故事后面的暗示,而是要创造一个"先例和范型"。太虚幻境的"神显"不是对后面具体人物和命运的象征,而是以"神谕"的形式,对一种原型模式形式的显现,"太虚幻境梦"的灵验就在于一种神话原型的灵验。《红楼梦》的现实人生和贾家的命运是对贾宝玉"太虚幻境梦"的应验。因为"太虚幻境梦"所象征的是一种"范型"
《圣经·士师记》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 张丽娟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有财产   助手   生育工具   “士师记”   女性人物  
描述: 《圣经》是西方思想源头之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它是一部文化经典文集,塑造了众多的经典文学人物。然而作为父权制社会下的《旧约圣经》,没有对女性人物进行全面地评价。在"士师记"中,女性不仅仅是被忽略,甚至这种父权制严重的伤害了女性,造成女性的悲剧人生。因此,通过概括"士师记"中女性主要扮演的助手、私有财产、生育工具等角色,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下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过去、现在和未来——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
作者: 张丽媛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命运   女性   《喧哗与骚动》  
描述: 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嚣与骚动》突破"客观时间"的束缚,通过多层次的时序倒置及多角度的叙述手法,勾勒出一幅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全景图。本文结合当代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不同特点和命运进行分析,探讨康普生太太、凯蒂、昆汀小姐和迪尔希的象征意义,从而揭示出南方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偏见与侵害,以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的顺从、压抑、反抗、堕落及勇于面对等各种不同的表现。
生与死的悲鸣:迟子建《树下》中女性的茫茫前程
作者: 张丽萍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下》   死亡   悲鸣   迟子建  
描述: 迟子建是一个北方作家,她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树下》是迟子建的第一部长篇,在这部小说中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小说中女性人物颇多,却是各有千秋,各有生死。当作者以淳朴、沉静的语气为她们安排着前程时,她们却爆发出更加深沉的悲鸣。
< 1 2 3 ... 12 13 14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