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面桃花两相映
作者: 张强   张丽霞   来源: 读与写(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婴宁是蒲松龄所描写的诸多女性形象中的一个。翻开《聊斋志异》,我们可以看到《娇娜》、《青凤》、《聂小倩》等以篇中女主人公直接命名的篇目。这些女性形象在蒲松龄的笔下,或秀婉温柔,或刚直不屈,或贞洁自爱,或清新脱俗,无不如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水”与“火”中绽放―试分析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丽萍   张恒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精神   女性意识   新写实主义  
描述: 池莉作为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女性在婚姻、家庭、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大程度地还原生活的本色。她的作品中一个个女性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女性的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却又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本文试从其不同时期作品中女性性格来分析池莉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
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本体意识与花意象
作者: 刘敏   潘贵渝   张丽丰   杨泳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流   本体   意象   女性  
描述: 李清照作为中国词坛上不可替代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生命进行体验、剖析和探索,塑造了许多闪烁着女性本体意识的具有人格魅力和灵魂精髓的女性形象。纵观李清照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创作上自有一些符合其女性艺术特质及审美取向的意象:花、雁、舟……尤其是"花"这个意象出现得特别多。在李清照目前所存的五十余首词作当中,就有四十余首词或多或少地渗透着花的影子,其中有梅花、桂花、海棠、菊花、梨花等。追根溯源,这不仅仅是出于她以一个女性的角色个人对花的偏爱,更深层次的是展现出她对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和花有"花开花谢"极为
花中第一流
作者: 刘敏   潘贵渝   张丽丰   杨泳江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李清照作为中国词坛上不可替代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生命进行体验、剖析和探索,塑造了许多闪烁着女性本体意识的具有人格魅力和灵魂精髓的女性形象。纵观李清照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创作上自有一些符合其女性艺术特质及审美取向的意象:花、雁、舟……尤其是“花”这个意象出现得特别多。在李清照目前所存的五十余首词作当中,就有四十余首词或多或少地渗透着花的影子,其中有梅花、桂花、海棠、菊花、梨花等。
男权主义战场的斗士和俘虏
作者: 张丽阳   张巧毅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利场   萨克雷   男权主义  
描述: 《名利场》是十九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在他的笔下有两个生动的女性形象,一个是敢于挑战当时的男权主义传统的大女人,另一个则是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小女子,本文着重从反对男权主义的角度上,比较二者之不同。
心灵的自我救赎――谈伍尔夫与丁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丽燕   王晋华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人物形象   丁玲   自我救赎  
描述: 本文通过对伍尔夫与丁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反映了她们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伍尔夫与丁玲创作的重点在于女性形象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她们始终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渗透于人物的形象中,让这些人物形象经历了孤独苦闷、彷徨迷惘、坚定执着的新的人生发展之路。伍尔夫与丁玲的作品全力发掘女性意识,显示了她们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形成了中西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
心灵的自我救赎——谈伍尔夫与丁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丽燕   王晋华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人物形象   丁玲   自我救赎  
描述: 本文通过对伍尔夫与丁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反映了她们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伍尔夫与丁玲创作的重点在于女性形象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她们始终将其强烈的女性意识渗透于人物的形象中,让这些人物形象经历了孤独苦闷、彷徨迷惘、坚定执着的新的人生发展之路。伍尔夫与丁玲的作品全力发掘女性意识,显示了她们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形成了中西小说最有价值的特色。
析《戊利西斯》中摩莉的免征意义
作者: 张慧   张丽丽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张慧张丽丽 《尤利西斯》是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是20世纪100部著名小说中的翘楚。T.S.Eliot评价说:这部小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反映,每个人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Eliot,424)。相对于乔伊斯的其他作品,《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很难理解,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认为抽象晦涩,总是被曲解误读。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和象征手法,从而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设置了很多谜,足以让教授们忙活了。” 乔伊斯使用了多种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尤利西斯这部小说成功
红楼唱晚 蘅芜流芳——薛宝钗艺术形象新探
作者: 李秀云   张丽红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客观   豁达   淑女  
描述:  薛宝钗是《红楼梦》众多艺术形象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女性形象,但对这个形象的解读却莫衷一是。实际上,薛宝钗既不仅仅是典型的封建淑女,也不是宝黛爱情的扼杀者。而是一个善解人意,以诚待人,集淑女、才女、孝女、美女于一身的女中佼佼者。曹雪芹为人们展现的,不是某种概念的具象,薛宝钗就是薛宝钗,是那"千红"中的一红,"万艳"中的一艳。如果一定要给她下个定义的话,那就是在那个社会中,是"红"是"艳",则必"悲"必"哭",既是"女儿",便一定"薄命"的又一类型的代表。
理工科女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
作者: 徐珍岩   张丽   靳秀琴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研究生   就业现状   理工科  
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理工科女研究生在就业中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从女性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出发,在总结理工科女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她们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 1 2 3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