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军,孟庆娟】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
作者:
王军
高楠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批评
黑人女性主义
后学
黑人女性小说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彰显了黑人女性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进一步推动、促进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发展。黑人女性主义将逆转黑人女性身份被边缘化的境遇,颠覆和拆解黑人女性身份被客体化、被边缘化的命运结构。
-
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概述
-
作者:
王军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发展与流变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探讨女性问题、女性经验和女性书写为内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不仅描述女性的生活经历,还试图寻求一种包容两性的有性的文学视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基础,以女性文学话语为切入点,力图拆解中国文学中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建立女性的话语体系。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文学及批评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动力。
-
冰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批评与阐释
-
作者:
王军
石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阐释
冰心
女性主义批评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原型是由冰心的新女性思想和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形象组成。研究冰心的女性主义文学以及女性主义的批评与阐释有助于了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切入与共融流变关系。冰心提出的有关女性问题、女性身份和女性语体的话题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滥觞:——凯特·肖班和她的《觉醒》
-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
描述:
19世纪的美国开始了划时代的女性文学变革。女性开始从被禁锢的境况中觉醒,传统的道德风范和世俗的清规戒律使女性萌生了女性的自我意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成为越来越躁动不安引人注目的力量,女性问题也变得日益尖锐。当时美国文坛上一批敏感的女性作家开始在她们作品中表现这个主题,而凯特·肖班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
-
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
-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少数族裔的女性主义者“身份”批评的声音崛起。她们认为,任何作者、读者和评论者无不带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他(她)们都站在由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因素形成的立场从事写作、阅读和批评,其观点、角度和文艺再现无不深深地打着“身份”的烙印。
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主题和女性语体。诚如有的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和把握,一旦女性意识趋于消失,女性文学也就不再引起批评家的额外关注。
-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概述
-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文化身份
女性意识
边缘
-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一种在特定的异质文化环境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将边缘写作视为一种创作状态,从自身经验出发描写少数族裔女性的生命历程;从族裔身份出发,书写族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糅合了族裔女性意识和女性特有的生理、心理体验,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承载着美国异域文化经验,成为美国文化与文学中一种独有的美学奇观.
-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与批评研究
-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华裔女性文学
颠覆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产生的一支少数族裔的女性文学.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利用当代文学批评理论,通过女性特殊的视角和独特的叙事手法,力争颠覆西方殖民主义话语和男性话语的中心地位,重新构建美国少数族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同时,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作品表达了她们时美国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并折射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
蓝色的精灵:西方女性主义文学运动的先声
-
作者:
王军
邱安昌
丁毅伟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特·肖班
文学运动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蓝色,或许是女性文学的象征。蓝色第一次与女性文学结缘是由于法国朗布耶侯爵夫人于1610年在私宅“蓝屋”举办了沙龙。在那个法国女性辉煌的时代,沙龙成风。几乎整个法国的上流社会人士和文学艺术家都做过法国贵妇人主持的沙龙的座上客,他们在“女王”们的招待下谈...
-
后殖民批评语境下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
作者:
李嵘剑
王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批评
西方“后”学理论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身份认同
-
描述: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是西方“后”学批评流派中的重要分支,在分析黑人女性文学中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问题上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观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本和后殖民主义批评中的身份认同与边缘写作有着互相关联的批判意识。后殖民主义批评为解读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提供了有效的文学语境。
-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
作者:
张旭
王军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文化身份
批评
-
描述:
文化身份认同和边缘学自我批评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得益彰,同为研究美国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因素。步入20世纪中后期,由于黑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不断显现,一大批优秀黑人女性作家产生,为这一时期的黑人女性文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拓展了美国文学的研究思路。对于黑人女性文学而言,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是研究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关键。女性身份认同的研究可以重新构建人们的思维方式,颠覆人们心中传统的看待女性的特定模式,同时也为其他种族了解黑人女性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