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分析
作者: 鲍海波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传播主体   女权主义   新闻文本   新闻受众   新闻传播   女性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而且,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领域之内,对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不断增加的兴趣,已经成为广泛复苏的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因此,就传媒对女性问题所作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的分析是对日益兴盛的女性问题研究的最好回应.
论关汉卿戏剧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孙波   来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窦娥形象   赵盼儿形象   戏剧   关汉卿   悲剧   谭记儿形象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关汉卿杂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多为女性,而且有悲剧有喜剧。但是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在其中的女性人物身上都闪烁着斗争与反抗精神的光辉。无论是冤屈感天动地的窦娥,还是勇敢机智的赵盼儿,美丽聪慧的谭记儿,全都寄寓了底层人民的理想,同时也鼓舞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反抗强暴,争取公理的斗志。
东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两个女性形象
作者: 祝君波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迦梨   戏剧人物   共同命运   戏剧冲突   妇女生活   古典悲剧   美狄亚   戏剧大师   贡达   蜚声世界  
描述: 古希腊的欧里比得斯是西方文坛上一位很有特色的剧作家,他以创作反映妇女生活的悲剧闻名于世.《美狄亚》就是他的代表作。无独有偶,东方古印度的迦梨陀婆也是一位善写女性形象的戏剧大师,他的代表作《沙贡达罗》蜚声世界文坛。他们两人各自描绘的戏剧人物美狄亚和沙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悲剧溯因
作者: 张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女权主义   悲剧   审美活动   溯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女性形象   冯梦龙   中国古典文学   审美理想  
描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杜十娘悲剧原因的分析已是约定俗成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传统话语中对女性往往作物化处理,这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鄙视,表现了女子地位的低下,基于此,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
唐宋词女性化倾向浅谈
作者: 徐波   来源: 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倾向   女性词   古典诗   士大夫   题材内容   唐宋词   女性化趋势   爱情婚姻   形象刻画   女性形象  
描述: 词作为一门言情艺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中的女性形象多,女性形象刻画精妙。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整个古典诗的背景下来看,会更加突出。诗作为一门被士大夫奉为正统的艺术,很少写到爱情、相思一类的题材。而词由于被人视为“诗余”,“小道”却反而在爱情、儿女之情的表现上,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解放了思想,松开了手脚,使宋词呈现出女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最是人间留不住:读林徽因的文化之美
作者: 陈汉波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   梁思成   费正清   梁启超   文化交流   林徽因   金岳霖   知识女性   林长民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女性之美,我看重掩盖于容姿下的文化之美.可惜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女子以貌取人,无才便是德,即使象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柳如是那样的知识女性,其才华也不过似散落在男性文化时空中的零星萤火,隐隐约约,难显文化个性之美.直至“五四”前后,国门洞开,新思想、新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碰撞、交融中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幸运的时代!幸运的时代再造了一代幸运的女性——释放小脚,走出闺阁,婚姻自主,男女同校……从此,中国女性开始摆脱人身依附,开始走向自主、自强、自立之路;从此,中国女性形象因涵泳文化精神而渐
舞姬
作者: 谢礼波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纹   花石   红绿   石主   上层社会   红裙   一个女性   舞姬  
描述: 洛阳荷花石多为磨制的图纹石,纹理红绿相间,红为荷花红,绿为荷叶绿,于是常呈荷花图景,故而得名。此石主图不像荷花荷叶,倒是仿佛呈现一个女性人物,黑发白脸,绿袖红裙,虽非比例精当,更非细绘精描,却也让人感觉身姿袅娜,舞步翩跹。藏者为它命名《舞姬》。"舞姬"不是"虞姬"。该词来自东洋,不属汉语词汇,指的是跳舞的日本女人。然而据说,她们不同于舞女和妓女,是一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的主题解读
作者: 刘喜波   来源: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分析   成长之旅   追寻自我   美国梦  
描述: .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是美国黑人文学中塑造女性人物成长的一个里程碑。本文试图从对美国梦的追求和主人公追寻自我的成长之旅等方面分析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的主题。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妇慰会
作者: 苏波   来源: 陕西档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救亡团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妇女解放   国民党   妇女运动   陕西   抗日战争时期   妇女干部   芦沟桥事变  
描述: 芦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各种抗日的群众团体组织纷纷成立。广大妇女群众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寻求真理的渴望投身到伟大的抗日运动中。陕西处于抗日战争的中坚地带、妇女运动更是急骤高涨,其中
相伴永远 情牵一生:纪念李富春、蔡畅同志诞辰110周年
作者: 李波   许颖   来源: 党史纵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蔡畅   妇女运动   李富春   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事业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中国现代   中国人民  
描述: 2010年5月,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富春、蔡畅夫妇诞辰110周年。他们夫妇同年同月出生,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中国现代革命进程的坎坷岁月。这对恩爱夫妻长期肩负重任,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并肩作战,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斗了一生,完成了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不仅是三湘儿女的优秀代表,也
< 1 2 3 ... 5 6 7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