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意识的觉醒——以艾丽斯·门罗短篇小说《庇护所》为例
-
作者:
王亚单
岳国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斯·门罗
女性意识
《庇护所》
-
描述:
《亲爱的生活》是艾丽斯·门罗最新的一部作品,不同于以往其他小说集以女性为主的叙述,该作品融入了更多的男性声音。上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凸显,克服了男权制的压迫,女性意识得以唤醒。本文所选研究对象即是《庇护所》中在男权压迫下,逐步觉醒的女性形象,从而展现“亲爱的生活”的本质即简单的生活。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沈书雁
汪成法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觉性
鲁迅小说
女性悲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命运抱有深刻的同情,其小说中的思想符合女性主义的核心原则。但鲁迅并未真正意义上将女性放在与男性等同的地位去描述,其笔下的女性缺乏主体意识。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鲁迅的女性观,可以得出鲁迅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契合和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做的贡献,同时也发现鲁迅在女性描写上存在的局限性。
-
《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
-
作者:
马媛媛
李同法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特色
《良友》画报
-
描述:
在中国20世纪20~40年代,<良友>画报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在中国画报史上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对<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进行探究.对于揭示良友遍天下的原因,研究中国现代报业史是有积极意义的.
-
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妇女身受“三重压迫”
-
作者:
法
卡罗利娜·弗莱普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妇女身受“三重压迫”
-
华怡的学生时代
-
作者:
李文祺
高叙法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华怡的学生时代
-
私语与失语--对当代女性写作的一种描述
-
作者:
赵万法
黄佳能
来源:
巢湖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
当代文学
失语
女性写作
欲望化叙事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试对女性写作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鉴于女性写作在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处于失语境地,着重指出当代女性写作正以女性的自觉,拒斥男性话语体系,从私人经验出发,发掘被时间和文化遮隐秘经验和个人记忆,以此达到与男性活语体系分庭抗礼,形成当代女性特有的以自恋为内容,以私语为形式的叙述话语,着力分析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典型女性文本从个体私人经验出发写出女性所处全部的现实困境及构建女性活语体系的努力,以寻求女性读者的认同,以期最终走出失语境地。
-
《浮生六记》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高巍
李志旺
孙法鹏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生六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
描述: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有关篇章,可以发现译者对她所喜爱的女主人公的真情流露。针对该译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讨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同时反映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
-
多元视角的丰富阐释:“新世纪女性电影导演的文化和美学研究”大型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万传法
周爱军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导演
新世纪
戏剧学
多元视角
具体分析
中国电影艺术
电影导演
女性形象
学术研讨会
研究生
-
描述:
由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学科、《当代电影》杂志社联合承办的"新世纪女性电影导演的文化和美学研究"大型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24—25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共邀请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重庆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芝加哥大学、爱丁堡大学、上海电影集团等几十余所国内外高校以及影视创作、研究机构的七十余
-
“女性形象”批评派
-
作者:
〔挪威〕陶丽·莫依
赵拓
林建法
来源:
芒种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形象”批评派
-
论《废都》的民间性及女性人物解读
-
作者:
达理克·法拉马为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冲突
《废都》
解读
贾平凹
民间性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废都>通过对庄之蝶等几位西京文化名人精神困境的描写,反映了文人复杂的生活形态和心态.其中对民谣的引用,表现了作家的民间立场.而通过小说中4位女性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观,则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的中国现代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文学对女性思想观念的重塑有着十分鲜明的传统与现代思想文化冲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