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挑战还是服从
作者: 刁巍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声话语   《小妇人》   路易莎·梅·阿尔科特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描述: 1832年11月29日,路易莎·梅·阿尔科特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日尔曼敦小城。她的作品《小妇人》一本关于马奇一家的小说为世人所熟知。通过分析文本,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阿尔科特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阿尔科特对于传统观念的服从。本论文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来解读阿尔科特在《小妇人》所表现的困惑。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这部分简要介绍作者路易莎·梅·阿尔科特的生平以及小说《小妇人》的主要情节。另外,“引言”部分还简要地介绍了《小妇人》的相关评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主义理
从女性自觉意识到学术圆通之境
作者: 杨义冷川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从女性自觉意识到学术圆通之境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流变初探
作者: 杨华荣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族压迫   性别歧视   女性叙事声音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为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的产物和表征,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内涵.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经历了极其艰辛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以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初步探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流变和历史传承.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畸形恋爱心理初探
作者: 杨大为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畸形恋爱心理   自恋   恋父   同性恋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畸形恋爱心理主要包括三个类型:恋父、同性恋和自恋。恋父是父权阴影下女性的成长瓶颈;同性恋是败局注定的逃避与反抗;自恋是女性在孤独困境中的绝望宣泄。三者有着共同的深层社会根源——男权文化。女性畸形恋爱的书写是对男权制社会和男性中心本位意识的控诉。
冯沅君小说创作的思想价值论
作者: 杨现钦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沅君小说   批判性   现代性   局限性  
描述: 在新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冯沅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的小说创作极具现代性,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强烈的冲击和批判,同时,她表现了新女性在爱情追求上的勇敢与怯惧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她对情爱的热烈、大胆、真诚的抒写,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西方男人”
作者: 杨定明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女主人公   女性经验世界   他者   王安忆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   女性写作   男人   第三世界  
描述: 阅读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的许多作品,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女性经验世界中的"他者"——即异性方往往会出现西方男人,并且这些西方男人在文本中常常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而如果我们将这种文化现象与"后殖民"时代的第三世界现实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与顾太清:中美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代表
作者: 杨善寓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审美   语言艺术   顾太清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美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女性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探讨,研究她们的诗歌艺术。她们虽然身处完全不同的文化领域,但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均得到各自国家文学界的高度赞誉。狄氏被誉为与惠特曼齐名的美国现代诗歌先驱;顾氏亦被后世尊为中国清代第一女词人,可与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相媲美。她们的文学创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处时代的文化传统,将她们对照研究,尝试性地寻找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共同点。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筱燕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女性形象   唐传奇   男性视角   演变轨迹  
描述: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以前多为静态化的类型分析,本文把唐传奇中的女性置于整个唐朝社会这一历史语境中,指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女性符号”——“情女子”——“侠女”——“烈女节妇”的演进轨迹,性格由单一渐趋丰满,形象从简单到多样化。究其原因,是由于唐传奇的创作主体都是男性作家,唐传奇中的妇女本身是没有话语权的,属于被书写的对象,女性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文本之中,取决于作家的创作心态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和唐传奇不断发展的文体特征有关。但是从作品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唐传奇还是在客观上给我
何时真正撑起半边天?:对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和二期课改新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
作者: 杨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教材是社会性别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主流社会文化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知。尤其是语文教材,由于其强烈的思想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近几年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现象仍然很严重。因此,关注性别平等,体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意识和民主平等理念是今后语文教材编写所要着重注意的。 本篇论文是以一位中学语文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一位女性教师的视角,以上海高中语文S版教材和二期课改新教材两版教材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
美狄亚与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作者: 杨帆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美狄亚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觉醒   古希腊文学  
描述: 美狄亚这一形象源自于古希腊神话,她身上洋溢着希腊人那种不可扼制的个人欲求、炽烈的爱情、奔放的个性、强烈的个人意志。她的被弃表现了女性地位的失落;她的复仇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即从古希腊文学中女性形象从“女神”到“女人”再到“女奴”的这一衍变过程分析了美狄亚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美狄亚复仇的原因,并由此得出美狄亚既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先驱,也是最早的人的觉醒的代表。美狄亚的悲剧已不是一般的家庭悲剧,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她已成为古代女性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斗争的典范人物。美狄亚的报复,为几千年来女性的觉醒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