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 】搜索到相关结果 570 条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女性观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约翰·福尔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享有很高声望的小说家。他勇于开拓和创新,不但把心理探索和对社会与哲学问题的关注结合起来,而且对小说的传统形式,创作成规以及作者的绝对权威均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在把小说作为阐述思想的预言形式方面做出了独特的努力。他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讲述了一个发生于1867年的爱情故事。有文学评论家称之为实验小说,或元小说,或后现代小说。它多方位多视角地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的生活价值观念,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批评意识以及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运用女权理论分析福尔斯的自然主义
自己的房间: 山谬尔.李察森《潘蜜拉》中的空间与自我
作者:
杨玉贞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体空间
李察森
阶级
自己的房间
山谬尔
女性书写空间
潘蜜拉
性别
描述:
本論文旨在以女性書寫空間的角度來探討山謬爾.李察森《潘蜜拉》中女性的書寫空間與書寫空間裡的自我。在十八世紀初,小說文類興起之際,不同於當時其他作家喜好於描寫男性的冒險故事及中產階級致富的故事,李察森以一名男性作者的身分創造了許多女性敘述者,深入探討女性內在心智的動態。潘蜜拉是李察森的第一位有名的女性敘述者,她被賦予一個自由發展自我的空間、一個自由書寫自己的空間。當潘蜜拉被囚禁於重重圍牆裡、被拘束於許多社會規範裡時及當其外在空間與身體空間岌岌可危時,其書寫空間提供她一個安全的避難所,不管其他人對她書寫空間的
乱世的梦魇:张爱玲小说男性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杨青泉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张爱玲(1920-199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重要的女作家。在她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为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以女性形象居多,但是也不应该忽视她笔下那栩栩如生的诸多男性人物形象。从她的生命历程看,家族血脉中的男性、与她文学交游的男性、前夫胡兰成等人都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她所处的时代看,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碰撞,战争的威胁、变换的时局,让她目睹了许多男性生活境遇的变迁;从她生活的地点看,上海、香港特殊的地缘背景,呈现了男性多元化的生命景观。乱世中的男性既成为她小说中的创作素材,也构成了她文
陈染与法国文学
作者:
杨杰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研究
陈染
法国文学
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女性作家,陈染在自己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生命体验,形成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艺术特点。事实上,陈染作品中文学风格的形成既受益于长久以来域外文学对其不断的滋养,又同其自身在接受影响之后的主动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近年来的陈染研究中,域外文学与陈染创作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未得到学界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尝试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为切入点,选取法国文学中杜拉斯、萨冈、尤瑟纳尔和普鲁斯特四位作家同陈染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陈染与法国文学的关系进行相对详尽的论述,指明
晚清妇女解放问题小说主题研究
作者:
杨晓菁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妇女
解放
晚清小说
描述:
晚清(1840-1911)年间,中国适逢改革转型时期,有志分子无不力图改善国家现状,其中严复与夏穗卿於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作《本馆附印说部源起》与梁启超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谈论到小说的价值,认为新民为中国第一急务,而小说关於世道人情,因此大力提倡新小说。佐以当时印刷事业的发达、报章媒体传播业的开展与西方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光绪二十三年──宣统三年(1897──1911)小说数量创作的高峰期。在晚清小说中,谴责小说、政治小说主题成了众所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政治和社会文化
从王熙凤和斯佳丽的婚姻看小说中对女性的塑造
作者:
杨爱娣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的想象
王熙凤
婚姻
斯佳丽
描述:
《红楼梦》和《飘》两部著作分别塑造了王熙凤和斯嘉丽两个性格突出,‘特点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对这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现状及作者创作这两部作品的历史背景。从这两位女性的婚姻入手,采用平行研究方法,分析其婚姻建构的不同方式及人物性格特点。从她们的婚姻建构中比较王熙凤和斯佳丽的语言特点及其婚姻悲剧产生的原因。曹雪芹构建了王熙凤婚姻生活中的多重身份,从正反两个方面刻画了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她出色的管理才能和交际技巧使其在贾府中处于特殊地位,其婚姻悲剧在于当时封建社会的夫权制和族权制。玛格丽特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
杨建玫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关怀
欧茨
生态伦理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当代文坛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近十年来,虽然美国和中国学术界已经掀起了欧茨研究的热潮,但是有关欧茨的小说研究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评论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评析欧茨的部分小说所揭示的人与社会的关系,较少涉及其小说中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选取欧茨的九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采用宏观把握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语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研究欧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九部小说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生
论伊丽莎白·鲍恩《心之死》中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作者:
杨春娟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心之死》
女性主体性
鲍恩
描述:
伊丽莎白·鲍恩是一位多才多艺、著作颇丰的英国爱尔兰女作家。她深受西方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很多评论家把她与弗吉尼亚·沃尔夫和亨利·詹姆斯相提并论。鲍恩以刻画女性人物见长并致力于表现和探求女性寻求自我的过程,其代表作《心之死》突出表现了年轻女性鲍西亚与嫂子安娜在男权社会自我主体意识觉醒及主体性构建的历程。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尝试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来阐释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鲍西亚和安娜主体性的建构历程并反思女性主体性的建构。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小说中主人
历史、性别与教学: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妇女及其叙写之研究
作者:
杨露萍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科书
历史教学
妇女
性别
描述:
課程標準〉(含選修科目中國文化史課程標準,72年修正公布,73年實施)編定的《歷史第一冊》(87年8月版)、《歷史第二冊》(88年1 月版)、《歷史第三冊》(88年8月版)、《中國文化史上冊》(89年8
生态神学视野下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自然与女性研究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自然
生态神学
短篇小说
女性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以其“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荣膺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不仅在其长篇小说中展现出了杰出的创造力,而且在其短篇小说中也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一直以来受到世界文坛的极大关注。正如在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中,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问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长篇小说关系密切的短篇小说也与这两个问题分不开。本篇论文旨在以生态神学的视角对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自然
<
1
2
3
...
48
49
50
...
55
5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