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女性角色和女性观研究
作者: 杨雪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女性观   性别角色  
描述: 教育对于两性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各种价值观最直接的凭借。语文教材作为母语学习的材料更以其强烈的思想性、人文性、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认同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传递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影响了中学生对所属社会性别的认同和归属。现阶段,相关的女性主义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对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较少。以往也有学者对教材中的女性问题予以关注,并取得了相关成果,但是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前人的研究较为零散,没有对教材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我
论高尔斯华绥《庄园》中的“潘狄斯病”
作者: 杨晓雅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尔斯华绥   时代意识   潘狄斯病   《庄园》  
描述: 《庄园》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于 1907 年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维多利亚末期发生在没落乡绅潘狄斯家的一场家族危机。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以潘狄斯姓氏命名的“潘狄斯病”若隐若现地贯穿始终,它是高尔斯华绥对当时人们内心中的一种矛盾、混乱、迷茫的精神状态的概括。高尔斯华绥将“潘狄斯病”患者定义为“浅薄”,带有“乡土气”的人。以老潘狄斯为例,他性格保守、固执、虚荣、孤傲,长期把自己封闭在庄园中抱怨着“黄金时代”的没落和宗教信仰的缺失,虚伪地履行着他所谓的“道德上的义务”。而小潘狄斯与他诱人的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 杨艳春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二元对立思维   女性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斯娃?德奥伯尼(Francoise d’Eaubon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而直到90年代才扩大影响为世人所瞩目。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多元的理论,它的理论前提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界主宰之间的联系,旨在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二元统治:性别歧视、种族主义、阶级剥削以及对自然的压迫。本文采用了添加法和整合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自然意象,以及斯坦贝克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
小说《月亮宝石》中人物角色的存在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杨艳华   来源: 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女性主义   新女性形象   颠覆的男性形象  
描述: 威尔基·柯林斯的代表作《月亮宝石》被誉为第一部最伟大的英国侦探小说。本篇论文旨在运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小说《月亮宝石》中的人物角色,试图揭示该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波伏娃是现代女性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波伏娃以一种存在主义的视角对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处境作了独到的剖析:“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论文从波伏娃的存在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小说《月亮宝石》中的新女性形象与被颠覆的男性形象做了深入的解读。一方面,三个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勇于挑战男性强加给
唐诗中美人意象的文化阐释
作者: 杨森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人意象   象征   文化内涵   审美意义  
描述: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众多的意象主题中,美人意象是一个层出不穷且蕴涵丰富的意象,反映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特有的风貌,它不仅是民族历史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折射,积淀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美人意象自屈原《离骚》开始借美人喻君主和借美人自喻以寓情言志的象征传统后,一直发展到唐代,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青春时代,也是诗歌百花齐放、繁荣发展时代,诗人笔下的美人意象不仅继承了屈原的以美人意象寓情言志的传统象征手法外,美人意象的主题寓意和内涵在唐诗中都得到了开拓和提升。本文通过梳理唐代及唐
性感广告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 杨海霞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伦理   广告伦理评价   对策   性感广告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同时也促进了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广告主为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扩大所属的商业领地,常采用各种各样的广告策略来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服务。性感广告作为广告重要的创意表现形式之一,已备受广告主及媒介的青睐。性感广告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策略,最突出的特征是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另外它在提高广告记忆度、激起消费者情感反应、增加广告说服力和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性感广告在履行传播商品信息,塑立品牌形象的商业义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伦理问题,如对青
典范与模仿:清末民初女传教士与本地女信徒的对比研究(1877-1922)
作者: 杨秀丽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传教士   妇女性别意识   基督教   圣经妇女   妇女性别空间  
描述: 本文主要藉由传教士主流刊物《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中登载的女传教士传记,以及1877、1890、1907年三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纪录为主要材料,考察1877-1922年之间在华女传教士的传教生活经历,以及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文章尝试以十九世纪流行于美国社会的妇女性别意识和妇女性别空间概念为切入点,集中讨论这一时期的在华女传教士在她们的传教士业中,向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妇女展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性别意识。在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是否也建立了自己的性别空间,这种性别空间概念给中国妇
长荣女子中学发展史:从1879-1979
作者: 杨玉媚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老教会   女宣教师   长荣女中  
描述: 本研究主要針對長榮女子中學自1879年到1979年,學校從爭取立校到轉變為綜合高中期間,歷經不同政權的轉移之下,學校如何在政治、宗教、教育三方面取得平衡,以及兼顧學校發展的歷程,做縱向的統整與探討。清領時期,從建校的歷程到新樓女學正式招生,來自英國長老教會的女宣教師擔負了女學所有規劃與執行的工作,女宣教師的學習成長背景,最直接影響了女學的教學理念與方式。因此,這個時期從學校爭取建校的起源開始敘述,更近一步深究英國當時對女性的教育制度、女性觀點,發現了新樓女學對女性的形象塑造與教育方向,大部分移植自英國女子
《林兰香》研究三题
作者: 杨玉英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主题   风格   林兰香  
描述: 《林兰香》是清初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说,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小说文本从上世纪80年代被重新发现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其它世情小说的研究、与小说本身的价值相比,《林兰香》的研究仍稍显薄弱,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本文在广泛吸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努力对小说进行深入探讨。第一部分,是小说第一主人公燕梦卿的形象论。“君子”是其形象的核心所在。小说中作者将“兰”作为燕梦卿的基本象征,以此来暗示其内在的君子身份,并从德、才两方面对这
从静默到飞翔:浅析法国女性写作之路
作者: 杨庭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主义   双性写作   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   男性写作   女性写作  
描述: 女性无史,女性无言。人类千年文化思想的历史,就是一部“男性中心”的话语历史。 20世纪70年代,法国文坛迎来一场纷纷攘攘的女性主义写作以及文学理论的浪潮。欧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试图在文学的领地重新盘点和改写女性缺席的历史。这种全新的女性视角,重新审视文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澄清菲勒斯话语掩蔽的女性旁置和缺席,建立新型的女性话语,从而突出男权文学传统的重重樊篱,掀起一股女性主义文学的“她”世纪。 这些备受争论的“女性话语”、“身体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家那里。例如:埃莱娜•西苏所谓“女性写作”
< 1 2 3 ... 47 48 49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