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杨秋利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   《醒世姻缘传》   家庭   女性形象  
描述: 《醒世姻缘传》作为一部世情小说、家庭小说,主要人物大都生活在中等阶层的地主家庭。基于此,本文以《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家庭、家庭关系、家庭矛盾为切入点,并力求从这一角度分析《醒世姻缘传》中所涵盖的所有女性形象,对作为家庭成员的女性对家庭的影响以及家庭、家庭关系对女性的影响进行阐释。第一章,《醒世姻缘传》中的妻妾或用娘家的钱财、或凭自己的美色、或靠自己的悍妒夺得了一定的家庭地位,虽是暂时的,但在封建社会已经实属不易。本章展现《醒》中这些生活在男性话语权下的妻妾在处理妻妾、夫妻关系时的痛苦、抗
孙犁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杨学良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犁   艺术特征   女性形象   社会因素  
描述: 孙犁是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尤其是他笔下那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文革”为界,孙犁的文学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在前后两个阶段,他作品的创作主题、风格等都有明显的不同。本文以他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阐述孙犁前期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特征,对他作品中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巾帼英雄刚柔相济的女性美、传统文化儒道结合的中和美以及浓郁乡土气息的馨香美进行较为详尽的阐释。其次,从作家所处的家庭环境、冀中传统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杨吉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王安忆   女性意识   都市经验   女性形象  
描述: 对女性问题的持续关注,构成了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条基本线索。新世纪以来,女性人物继续成为王安忆小说的主角。她先后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包括以《上种红菱下种藕》和《临淮关》为代表的小城镇女性形象,以《妹头》和《桃之夭夭》为代表的上海老三届女性形象,以《富萍》为代表的前开放时代的劳动女性形象,以及以《月色撩人》为代表的都市时尚女性形象,《发廊情话》为代表的打工妹形象。这些小说讲述了一个个社会边缘女性的故事,她们或者直面人生困境,自尊而隐忍地生活,或者在大都市的物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王安忆的女性文本,更多的是对这些
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
作者: 杨婧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方绘画   艺术夸张   “丰满”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从西方绘画作品中的“丰满”女性形象来看艺术夸张。阐述的是这些西方艺术家如何在自己绘画作品中,对于“丰满”女性形象的创作是如何恰当的运用艺术夸张,并通过分析这些艺术家对于他们绘画作品中的“丰满”女性形象艺术夸张的不同侧重,以此来分析和学习在画面中如何更恰当的使用夸张,使我们要塑造的形象更生动更独特,这也让我们对于艺术夸张的重要性是主动的领悟,而不是被动的学习。通过分析作品谈艺术夸张手法,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借鉴西方的审美情趣和形式语言,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夸张语言符号,并且将这种夸张的语言符
关于太宰治精神上的栖息处的考察:从《斜阳》中的女性形象出发
作者: 杨蕾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斜阳   精神上的栖息地   女性形象   太宰治  
描述: 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代表小说《斜阳》发表于1947年3月,可以说《斜阳》是太宰治在战后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在文坛获得好评,成为最畅销的书籍,也由此产生了“斜阳族”的流行语。关于太宰治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研究对于把握太宰文学的脉络有重要的意义。母亲,婶婶身上所体现的母性的问题与奶妈之间的关联,及出身于地主之家身处诸多女性之下长大成人的诸多问题。最初的妻子小山初代,第二任妻子美智子,及昭和五年十一月溺水而亡的田边,《斜阳》中的原型太田静子,和一起殉情的山崎富荣等,虽说都是太宰和诸多女性的关系,但是关系却是迥异
论李玉的故事片创作
作者: 杨帆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观念   第六代导演   纪实性   李玉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李玉的电影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四个部分对李玉的故事片创作各方面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与论述,将李玉置于第六代导演以及新世纪中国的文化大背景的研究视野下,重点关注李玉在故事片创作中体现的女性特色与个人特点,并试图从中提炼出李玉作为一个新生代女性导演,其独特、成熟的个人风格。第一章在第六代导演的代际体系范畴下研究李玉的故事片创作概况,包括李玉在第六代导演群体中的影响及地位,她的故事片创作与第六代导演整体群体的统一之处与个性特点;第二章将李玉置于与第六代导演整体风格的比较视野下论述李玉个性化的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作者: 杨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左翼电影   美学原则   文化领导权  
描述: 左翼电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为了适应当时国内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新发展的需要而发起并领导的电影运动,拍摄了一大批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影片,它于1932年绚丽亮相,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退出历史舞台。左翼电影是诸多政治、文化力量的历史合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内涵、形态以及鲜明的美学原则。本文围绕左翼电影的发生、发展、类型特色、核心价值观、人物形象、艺术表现以及左翼电影与其他电影文化力量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共产党人是如何通过左翼电影建构一种新的电影美学原则,同时也取得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勇士》
作者: 杨哲梅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华裔女性形象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勇士新形象   失语  
描述: 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被认为是在欧洲、北美、 澳洲三地拥有读者最多、入选文集及教材最多的当代美国作家。她 的三部获奖小说《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 《中国男 人》(China Men,1980)和《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1987) 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这三部垂范之作,为一代美国亚裔作家 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而作为汤亭亭开山之作及成名作的《女 勇士》更是被克林顿赞誉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不仅标志着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
作者: 杨阳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生态女性主义   环境保护   苔丝悲剧根源  
描述: 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代表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哈代的艺术创作以塑造有象征意义的自然背景见长,他作为文学巨匠深谙小说创作中背景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哈代的小说中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相互交织,并且利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来突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换句话说,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和人物塑造有着同等的重要作用。哈代的作品中,除了大量自然描述这个特点外,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哈代在其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在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及其小说中男性形象
作者: 杨柳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   女性作家   男性形象  
描述: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折射了女作家性格由觉醒到独立的过程。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者关注于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而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她们笔下成功的女性形象相比,男性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由于当时女性对男性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她们的创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局限。 本文分两篇来论述“五四”时期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上篇,为了更好的把握当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第一代女作家们的影响,本文从整体上对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