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男权社会里女性的悲惨命运
-
作者:
李玲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凯特·肖班
命运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美国19世纪女作家凯特·肖班(1850-1904)的作品《觉醒》(1899)。这部作品深刻的描绘了19世纪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把重点仅仅放在了小说中女主角的分析上,对爱德娜的精神、意识及性等各方面的觉醒都作了深入的分析。但是,本文从小说中的三位女性阿黛尔,雷西和爱德娜入手,分别论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从而揭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及她们的悲惨命运。19世纪的美国社会在女性的身上
-
“五四”女作家的女性情怀
-
作者:
李玲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五四”女性文学指的是冰心、陈衡哲、凌叔华、冯沅君、庐隐、石评梅、苏雪林、陈学昭、陆晶清、白薇、濮舜卿以及丁玲等女作家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创作,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源头。它始于陈衡哲一九一七年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的散文《一日》,而以丁玲一九二八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的小说... >> 详细
-
女性·他人·女性自我
-
作者:
李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像
女性哥特
女性意识
自我
他人
-
描述:
“女性哥特”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1976年——在《文学妇女》中,英国女性主义文论家艾伦·摩厄斯将“18世纪以来女性作家创作的哥特小说”定义为“女性哥特”。 身为女性就能创作出女性的文学吗?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哥特的定义应该修改为:女性作家创作的、表征了女性意识的哥特小说。 女性哥特对女性意识的表现有何特殊性? 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英国的女性哥特为例,借用拉康的他人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 观照女性哥特自身的发展,研究其文本层及创作层对女性意识的表现,认为:女性哥特表现了女
-
港台文学研究古龙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
-
作者:
李玲燕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港台文学研究古龙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类型
-
女性文学批评的原则
-
作者:
李玲
李修建
来源:
陕西教育(理论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原则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男权文化
男性人物
性别关系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和谐
-
描述:
一批评的原则:女性批评与美学标准李修建:各位朋友周末好,现在网聊开始,今晚我们请到的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教授,网聊主题为“女性文学批评的原则”,下面先请李老师就该主题的基本观点作简要陈述,然后大家进行提问交流。李玲:女性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是以两性平等和谐为价值理想,批判文学想象中所存在的种种霸权意识。由于已有的文化具有深厚的男权积淀,当下的女性文学批评必然更倾向于确认文学想象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批判文学想象中的男性霸权意识。也就是说,强调两性和谐不应该以牺牲平等这个正义立场为前提,而恰恰要把两性平等作为两性
-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话
-
作者:
丁帆
武善增
张晓晶
傅元峰
李玫
姜玉琴
李玲
贾丽萍
刘晓蕾
乔世华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立场
八九十年代
文学思潮
-
描述:
该对话从文化和美学的双重视角梳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分别对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价值定位问题、文学向内转问题、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问题、“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消解悲剧意识问题、女性文学批评对男权文本盲视问题、晚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写作问题、诗歌批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层探讨,着重叩问八九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后面所蕴含的不同人文价值立场。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交锋与对话,并在坚守文学的批判立场上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