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时尚杂志的女性论述——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个案
作者: 刘芳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   时尚杂志   女性气质   中产阶级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新一轮市场开放、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社会的分化分层,与西方合作的女性时尚杂志迅速而广泛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白领女性,成为她们以形象、时尚、消费获致女性性别认同和阶层认同的教科书。时尚杂志对女性角色的呈现,对女性气质、服装与身体的形塑与改造,是通过女性性别技术和中产阶级身份的教科书两个关键隐喻进行的;时尚杂志通过服装等身体技术,本质化了男女的性别人格,掩蔽并再生产社会不平等、性别不平等。
哈代和他笔下的新女性
作者: 许爱梅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新女性  
描述: 哈代是生长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系列小说中塑造了一组背离了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新女性们向往自由生活,追求人格独立,反对传统习俗,具有叛逆精神。他们给予当时人们在观念上的改变与震撼,以及给予读者在思想上的启迪与思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后来的女权运动的发展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文学悲剧的超越——乔治·桑文学创作新论
作者: 张柟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日蚀”现象   乔治·桑   女性怪杰  
描述: 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以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为起点,跃上了争取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的峰巅,实现了自身“主体”价值,成为影响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女性怪杰。但“损女奉男”的传统文学批评观无法对她作出公正的评价,她身前身后遭遇的种种贬损,归根结底是女性文学批评的“日蚀”现象。
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的情结   拒绝   逃离   皈依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逃离话语经历了从逃离到皈依━━在逃离中拒绝的历史性演变,这种通过逃离使妇女得到力量和自信并走进历史的乌托邦,有其批判和颠覆菲勒斯中心的作用,为妇女进步提供了前景和目标。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话
作者: 丁帆   武善增   张晓晶   傅元峰   李玫   姜玉琴   李玲   贾丽萍   刘晓蕾   乔世华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立场   八九十年代   文学思潮  
描述: 该对话从文化和美学的双重视角梳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分别对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价值定位问题、文学向内转问题、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问题、“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消解悲剧意识问题、女性文学批评对男权文本盲视问题、晚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写作问题、诗歌批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层探讨,着重叩问八九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后面所蕴含的不同人文价值立场。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交锋与对话,并在坚守文学的批判立场上达成共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