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
-
作者:
李晓华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对应
《扶桑》
东方主义
叙述者
后殖民主义理论
“被看”
文本
人物表
严歌苓
文化帝国主义
-
描述:
严歌苓在海外华人作家中颇负盛名,2002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的《扶桑》①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从1996年国内出版以来,不断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以往研究文章中,对作品的阐释注重作者的视界或原创的视界,通常着眼在三个层面:其一,从表层把《扶桑》定位为单纯的移民文学或女性文学,“《扶桑》不仅直面新移民人生,而且有对早年浪迹到美洲大陆华人女人传奇性经历的内心困惑探索,颇富隐寓性。”②其二,从中性层面解读为“跨边界经验的文本”,“在性别、国别、文化的边界之间寻找涵容更多更深的经验感受的叙述领域,我
-
欲望的奔突与精神的纠缠:长篇小说《大浴女》女性形象论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西部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情感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大浴女》
铁凝
-
描述:
铁凝是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她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塑造了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作家对女性形象身上奔突的欲望——情欲、恨欲等作了形象揭示,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女性人物的欲望追求始终与其情感和精神相纠缠。她们在为自己欲望的实现不遗余力地争斗,而情感精神上的困惑与矛盾使她们难以心安理得,呈现出人性的复杂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
论庐隐小说的审美特征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情感
私秘性
写实
-
描述:
庐隐小说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形象的情感性;题材内容的写实性;小说体式的私秘性。庐隐所塑造的大都是"伤感"型的人物形象,对爱情的追求与失意,对婚姻的恐惧与逃离,构成了女性形象的共同特征。庐隐小说的题材内容带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她的小说平实、自然、真实,拉近了作家与读者的距离。在小说体式上,她善于运用书信、日记等文体,使小说颇具"私人性"和神秘性。给读者造成一种"窥探隐私"的艺术想象氛围和心理阅读空间。
-
论妇女受教育权取得与发展的条件
-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受教育权利
基本人权
现代社会
基本权利
妇女运动
男子
教育民主化
妇女教育
产生与发展
工业革命
-
描述:
妇女受教育权,即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社会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妇女受教育权与男子受教育权相比,两者的差别不仅仅在于权利主体的性别不同,更在于两者在权利的产生与发展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妇女受教育权经历了一个长期缺失的过程,它的产生较男子受教育权更晚;妇女受教育权的发展之路障碍重重,从而导致妇女受教育状况至今仍然与男子有着较大的差距.
-
文学:个人心灵的景——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活体验
情感
文学观
小说
心灵世界
-
描述: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十分自觉的文学观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学观主要是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体悟和理论思考阐发的,也部分地体现在她对其他作家作品的批评和经典作品解读的言论中。王安忆的文论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情感、人物、故事、语言、形式、作家的生活体验、女性文学、文学批评方法等诸多方面。她的文学观既有对传统文学观的认同,也有对传统文学观的突破与颠覆,有她对自己所体认的文学理念的自觉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