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刘威葳新片《左右》塑造新东方女性形象
作者: 晓宇   来源: 台州晚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刘威葳新片《左右》塑造新东方女性形象
妇女权益保障法不是“棉花法”
作者: 郭晓宇   来源: 法制日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法律援助   棉花   司法救助   保障法   行政处分   修正案   妇女权益   妇女权益保护   向人民法院起诉   妇女组织  
描述: 妇女权益保障法不是“棉花法”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余占鳌   山东高密   莫言   红高粱   五年级   小说风格   女性命运   女性生存   鲁迅文学  
描述: 一、莫言及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小学五年级便因"文革"辍学,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到1981年才开始了其创作生涯,其创作中曾明显受到作家威廉·福克斯及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红高粱》是莫言在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曾获多个奖项,如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全国优秀中篇中小奖等。莫言在1989年秋进入鲁迅文学研究生班学习,是我国新一辈作家中非常有活力的代表作家之一。
孤岛中的守望者:析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陈晓宇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鞍华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导演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走向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之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特有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本文分析了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其关照女性的立场与姿态。
孤岛中的守望者:析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陈晓宇   来源: 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鞍华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导演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影片<女人,四十>的成功让她走向了导演生涯的第二个高峰,自此之后,她的影片多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许鞍华作为一位女性导演,其特有的女性视角使其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较为独特的一面.本文分析了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其关照女性的立场与姿态.
曹七巧——男权神话的破坏者和出逃者
作者: 罗晓宇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男权中心   女权主义批评  
描述: 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对于男权惯性书写和心理期待的颠覆,同时又兼具女性自身的弱点和局限。通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对《金锁记》进行细读,检索出曹七巧在文本中对于男权中心主义的突围和反抗,并由此反思女权主义的现状。
论沙汀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巴蜀特色
作者: 皮晓宇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汀小说   巴蜀地域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沙汀小说的成就之一,在于塑造形象的功力和独创性。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来自对巴蜀乡村生活的真实提炼,充满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烈的地方气息。从其对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巴蜀传统文化积淀对沙汀的滋养和启示,以及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作个性。
沙汀小说女性人物形象的地域特征
作者: 皮晓宇   来源: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沙汀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沙汀笔下的女性形象,来自对巴蜀乡村生活的真实提炼,充满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烈的地方气息。从其对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巴蜀传统文化积淀对沙汀的滋养和启示,以及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作个性。
男性世界中女性的生命本相(评论)——谈《棉花垛》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董晓宇   来源: 作品与争鸣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男性世界中女性的生命本相(评论)——谈《棉花垛》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对女性人格缺陷的深刻自省:谈《秋之暮》对女性文学的补充
作者: 董晓宇   来源: 作品与争鸣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对女性人格缺陷的深刻自省:谈《秋之暮》对女性文学的补充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