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绚丽的火百合——评《纯真年代》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晓青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自由
神话原型
女性人格
习俗
-
描述:
本文通过研究华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梅和埃伦寄托着华顿理想中的新女性,她们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其绚丽夺目的形象体现了华顿对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理想新女性的探求。
-
《闽都别记》中关于女性的几个问题
-
作者:
张晓梅
来源:
海峡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女性崇拜
女性意识
《闽都别记》
-
描述:
该文认为,在《闽都别记》中描写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使男性显得笨拙,黯然失色,在思想意识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古代女权主义的崇尚.向读者表达了其对女性的同情和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呼唤,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
武侠电影配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
-
作者:
张晓云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配乐
侠文化
民族音乐元素
-
描述: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配乐中的使用,在从《卧虎藏龙》到《十面埋伏》等武侠电影作品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民族音乐元素与电影的结合,深化了对女性人物的刻画,营造了具审美情趣的武侠场面,符合当代大众文化关注女性心态与复兴民族传统的审美潮流。
-
女性 人性 命运
-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形象评析
悲剧命运
女性
-
描述:
毕飞宇被认为是当代男作家中最关注女性命运的人,他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他以男性眼光观照曲折隐秘的女性情怀,用冷静细腻的笔调描绘女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与忍耐伤害;他以“性恶”的目光审视女性在生存或诱惑面前暴露出的虚荣、妒忌、贪婪、邪恶、自私、偏执的本相,描述她们的选择与突围、挣扎与反抗的顽强不屈的生存能力;他以冷峻的书写把女性内心最深处的疼痛呈现给人看,塑造了众多在中国恶劣人文环境下为生存而奔波、为欲望所诱惑却又无力回天的女性形象,显示了他对女性生存现状和价值取向的特殊关注和深入理解。
-
从唐传奇到《聊斋志异》的桥梁
-
作者:
张晓丹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剪灯新话》
艺术的传承
思想的传承
文体的传承
-
描述:
《剪灯新话》这部小说集出现在元末明初,是上承唐传奇,下启《聊斋志异》的桥梁,在文学史上地位十分特殊。在文体上,它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传奇小说文体,并吸收了话本小说的优长,形成了新的特色,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艺术评价上,本文对自鲁迅以来对《剪灯新话》较低的评价给予反驳,认为《剪灯新话》在语言上、艺术上、思想内涵上还是有一定特色的;《剪灯新话》的结构艺术,对唐传奇有所借鉴并有多样化的发展,拓展篇幅,使之能够承载更多的情节,为中篇拟话本小说的改编提供了很多题材;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增加了对市民阶层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作者:
张晓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理论渊源
反叛
不分性别语言
批评
-
描述:
20世纪最后30年是一个“女性主义时代”。在这一时期,关于女性的研究和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这一“文化转向”的支流与翻译相遇时,女性主义翻译便应运而生。它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偶然,女性主义与翻译有着天然的历史渊源,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上翻译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而女性因素的注入,给翻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再者,女性主义翻译并非无源之水,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巴尔特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给女性主义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颠覆性的理论。其理论对翻译问题,如翻译定义、忠实观、译者地位
-
崔贞熙转向作品研究
-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转向
母性
女性文学
转向文学
-
描述:
淡人崔贞熙(1906~1990),身为近代新女性之一,作为韩国文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在其八十余平生中历经艰难曲折,也许正因为此才使得她的文学世界如此丰富而引人瞩目。崔贞瞩在韩国近代文学史中占据的地位尤其不可轻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是韩国第二代女性作家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在近代日帝统治时期曾经先后以同伴者作家和亲日作家的身份活跃在韩国文坛。因此在日帝末期的文学史研究中对崔贞熙文学的考察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934年的第二次卡普事件是韩国文学史中不可忽视的重大事件。日帝末期,日本加强了对韩国的殖
-
贾平凹与池莉作品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袁丹丹
张晓利
来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贾平凹
女性形象
差异性
-
描述:
贾平凹和池莉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本位主义立场的矛盾。贾平凹的作品体现了很浓重的男权意识,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或被男性欣赏,或依附于男性,她们无论被作者赋予怎样的性格与命运,最终都失去了自我的主体性。而池莉作为新写实派的代表人物,文学创作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她的作品多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用自身独特的感受来描写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描画她们勇于同命运抗争的自主性格和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