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佳伟   王雨昕   孙园果   孙婷   屈萌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反抗意识   新思路   女性   新思想  
描述: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将高家每一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将女性人物形象刻画地淋漓尽致。在封建社会的禁锢下,四十七位女性的结局有好有坏,透过她们回顾过渡时期新旧思潮冲击下的女性的不同命运,对封建社会制度进行控诉,也为当今女性解放、追求理想和自由提供一些建议。
红杜鹃
作者: 阎纯德   白舒荣   孙瑞珍   李杨杨   来源: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中国   作品综合集   当代  
描述: 红杜鹃
撑起中俄友谊半边天
作者: 王芳孙力裴广江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企业家   友谊   中俄友好   艺术作品   俄罗斯   艺术家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领导人   妇女组织   联邦政府  
描述: 撑起中俄友谊半边天
从差异到融合——欧茨小说中的城市女性形象
作者: 高颖娜   孙新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一个女人   母女关系   女性人格   欧茨   城市女性   母亲的故事   美国女性   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作为一个城市作家,城市中的女性一直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中一个无可替代的主题。作家精心刻画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从母亲到女儿,从差异到融合,不仅反映了美国城市中的女性生活,也体现了作家理想中的女性人格。一、差异:两种类型的母女关系在当代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欧茨把探讨这个问题的一个聚焦点放在了母女关系上。在某种意义上,欧茨作品中的女儿们都在重温和改造着母亲的故事,她们或延续或依赖或逃离或拒绝,形
《浮生六记》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高巍   李志旺   孙法鹏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生六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描述: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有关篇章,可以发现译者对她所喜爱的女主人公的真情流露。针对该译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讨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同时反映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
女性主义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浅析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偏差的原因
作者: 孙勇   李东霞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广告   女性形象偏差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理论在西方产生较早,在多个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它产生较晚,主要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成长起来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主要有两种视域,一种认为当今媒介中充斥着各类各色女性形象,但他们并未展示出真实的女性生活,男权话语主导下媒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充满了忽视、偏见、歪曲;一种是认为在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新闻已经出现了"女性化"的表象,但它所掩盖的是更加隐蔽的性别不平等的实质。本文主要着眼女性主义研究在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应用,针对当前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偏差,分析其产生的原
父权制魔咒下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角色的构建
作者: 张四友   孙江鱼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路易·马勒是法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也是对时代变化时刻保持敏感的电影艺术家。自电影“新浪潮”开始,他执导的各具风格的影片将近40部,每部作品都反映了新时代的社会观念、社会思想以及不同阶级地位的转变,它们作为新时代的预言都给人以不同的启迪和感受,在电影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彩。他在1958年拍摄的反映法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对男性掌权的社会和家庭进行颠覆的《情人们》(又名《孽恋》),既刻画了当时代父权制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权利剥夺,又成功塑造了颠覆和反抗父权制意识形态的让娜这一女性角色,为当今时代中国电影
论冯延巳词柔婉清雅的词体特征
作者: 张永文   孙艳红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延巳词   柔婉清雅   词体   士大夫   女性化  
描述: 冯延巳词的内容没能脱离《花间集》那种闺阁的情调,表现出当时流行的市民俗趣,但却毫无低级庸俗之处,表现出柔婉清幽的尚雅趋势。词中的女性形象有淡化外貌描写、超越男女情爱的内容,含蓄优雅,并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冯延巳词超出了男子作闺音的传统模式,在本应欢畅的环境中融入了词人本体与时代的忧思,表现出深沉的人生悲慨,是冯延巳自身的士大夫情感,带有文人的特征,具有女性与文人形象合二为一的意味。然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婉曲含蓄、纤细敏感的,呈现出柔婉清雅的女性化词体特征。
解读后宫剧中“后宫”的文化内涵
作者: 孙利利   张文娟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后宫   后宫剧  
描述: 现有的对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后宫剧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后宫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还应该进一步关注后宫故事的发生场域“后宫”的文化内涵。
解读后宫剧中“后宫”的文化内涵
作者: 孙利利   张文娟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后宫   后宫剧  
描述: 现有的对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后宫剧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后宫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还应该进一步关注后宫故事的发生场域“后宫”的文化内涵。
< 1 2 3 ... 95 96 97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