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飘》中女性的觉醒
作者: 孙凯元   曹晨   杨柳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趋没落   南方社会   兰克   女性视角   家庭模式   《飘》   美国南方   男性世界   艾希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肯定了她们对南方社会的贡献,由衷地赞美了她们博爱无私和勇于反抗、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妇女应该走出家庭获得解放。一、背景内战的催化作用和社会转型共同造成了女性突破传统的家庭模式,女人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斯嘉丽完成了从南方淑女到资产阶级女人的转变。女
浅析《小妇人》中乔·马奇的性格特征
作者: 孙讷敏   王红艳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平等  
描述: 《小妇人》一书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写于十九世纪的作品,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作品内容源自奥尔科特自己的家庭生活.小说中马奇家四姐妹性格鲜明,自立自强,其中二女儿乔,是作者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位.本文力图从她对待家庭、爱情、梦想的三个角度浅略分析乔反对传统,又妥协于传统的性格,以期为当代女性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浅析《小妇人》中乔·马奇的性格特征
作者: 孙讷敏   王红艳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平等  
描述: 《小妇人》一书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写于十九世纪的作品,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作品内容源自奥尔科特自己的家庭生活。小说中马奇家四姐妹性格鲜明,自立自强,其中二女儿乔,是作者所创造的女性形象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位。本文力图从她对待家庭、爱情、梦想的三个角度浅略分析乔反对传统,又妥协于传统的性格,以期为当代女性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里下河文学流派”与扬州文化研究
作者: 孙生民   苏雪婷   来源: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曾祺   毕飞宇   扬州文化   “里下河文学流派”  
描述: 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文学流派形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梳理“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成因,从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伦理变迁等审美视角,以知识考古与意味复活的方式考察扬州文化对“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影响,具体解读“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抒写扬州记忆和经验的方法。“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创作多以挽歌的调子,回忆的视角,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更多是以成长中的女性形象来呈现扬州文化的审美取向,力求为扬州多元文化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中西姐妹花:尤二、三姐与简、伊丽莎白之比较
作者: 刘燕   柴斯羽   刘娜   孙海涛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伊丽莎白   尤三姐   尤二姐  
描述: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有着极其相似两对姐妹:尤二姐和尤三姐、简·爱和伊丽莎白。横向比较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两部作品中的两对儿彼此性格迥异的姐妹,不仅对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当时时代背景下两位作者对不同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女性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呼啸山庄》
作者: 张新勇   孙跃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凯瑟琳   现代文明   自然环境   生态女性主义   父权制度   女权主义   生态危机   呼啸山庄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引言我们所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指的是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在撰写的《女性主义或者灭亡》一书中第一次提起的结合现代生态运动与女权主义的新思潮运动,她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对当代女性群体的压迫与对自然环境的压迫有着紧密联系,认为其中一方的自由解放是难以离开另一方的自由解放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接连出现了一系列的自然生
美国《时代》周刊“女性封面”管窥
作者: 孙玉双   刘家齐   来源: 记者摇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面故事   时代   新闻界   主流媒体   男性化   女性题材   女性化   女性报道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时代》周刊是美国主流媒体中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性新闻周刊。它一直保持着对美国及世界时政的敏感体察和密切关注,主要刊登"硬新闻"和调查性报道,每周讲述当权者之间没完没了的斗争,一派"男性化"新闻风格,与美国新闻界那种注重煽情、娱乐、隐私、消费的"女性化"新闻风格形成鲜明对照。特别是在它的"封面故事"中,男性面孔占据绝对多数的事实,更是这种"男性化"新闻风格的"标榜"。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时代》中关于女性题材的报道不断增加,其封面的"首席"位置上也出现了更多女性形象,我们将它称为"女
从家族观念看鲁迅笔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孙海军   黄国娟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观念   鲁迅   女性形象   夫权制度  
描述: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是不幸的,造成这种不幸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长期夫权制度下形成的不良的传统家族观念,这一观念在具体所指上可以解释成三个呈递进状态的子观念:1.贞操观;2.三从四德等所谓的女性德行;3.文化阉割。
浓雾寒夜笼罩下的悲剧女性:巴金《寒夜》中曾树生形象解析
作者: 孙敏   韩媛媛   刘群   来源: 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寒夜笼罩   形象分析   女性  
描述: 曾树生是巴金《寒夜》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她有着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尽管她背弃了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有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但是她仍然以男性为其生存的支撑,其实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她最终回到“家”中,虽然从道德意义上讲,反映出她善良的一面,但从女性反抗意识的角度来看,她的抗争是不彻底的,是失败的.因此,曾树生是一个在浓雾寒夜笼罩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透过《秀拉》分析莫里森对女性话语的诠释
作者: 刘国爱   孙银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描写   散点透视   《秀拉》   叙述话语  
描述: 托尼.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的身体政治有着敏锐的认识,这位身负重任的黑人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通过她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黑人女性的痛苦遭遇。其作品《秀拉》通过一个叛逆不羁的女性形象秀拉向男权社会问战。本文将着重从叙述话语、身体描写和叙述方式的散点透视三个维度上来解读《秀拉》,在细节的分析中把握莫里森对女性话语独特的诠释方式。
< 1 2 3 ... 96 97 98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