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困境中的女性自救
-
作者:
周喆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陈染
女性心理
女性自救
-
描述: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陈染可以算是特立独行的一位。她一直忠实于文学本身,用文字反映人类特别是女性群体的生存困境。可以说,人类的生存困境是陈染小说最大的一个主题,在这一个主题的宏旨下,陈染用一篇一篇的小说向我们描绘了一副苦难的生存图景,比如孤独、逃亡以及死亡。并且,作家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并没有停留在感性思维上,而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生存困境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又具有特殊的意义。作者试图找到解救女性群体的途径。虽然在小说中,这样的一种完美的方法并没有找到,但陈染的小说也向我们提示了多方面的可能性,给出了两个似乎无前
-
以女性主义视角研究《觉醒》及其中文翻译
-
作者:
周媛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语文学
《觉醒》
中文翻译
女性主义视角
翻译技巧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国际译学界发生了一场翻译理论研究趋向文化范畴的变革。众多因素被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方兴未艾,相对而言国内对这一研究的关注不多。鉴于此,本文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做出总结和分析,并以19世纪末凯特·肖邦创作的女性文学代表作《觉醒》为研究对象,以实例分析的方法概括作者的女性主义写作手法,在对比不同版本的中文翻译之后,依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文章首先从介绍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出发,通过解释理论中的重要词汇将读者引入到女性主义翻译
-
女性自我的书写: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短篇小说创作之比较
-
作者:
周婉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ansfield
Ling
stories
consciousness
Shuhua
and
incisive
short
gentle
Kahterine
female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是20世纪中英文学史上杰出的两位女性短篇小说作家。身处于不同的国度和文化传统,却在作品中体现出颇多相似之处,在题材的选取上,她们都致力于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去描写和审视女性和儿童,并在这之中贯注强烈的女性意识,提出自己对女性生存的焦虑和思考,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创作风格上,一个是含蓄深沉之中不乏犀利和嘲笑;一个是温婉含蓄之中饱含同情和微讽。本论文主要是采用比较文学中美国学派倡导的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题材和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并由此上升到文化的溯求。 全
-
人格·身体·存在:中国女性电影三十年(1978~2008)
-
作者:
周夏
来源: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电影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边缘存在
身体寓言
人格独立
-
描述:
关于女性电影的定义争议颇多,为了研究开拓出一个性别的视角,我把女性电影的范围局限至女性编剧或导演以女性视角关照女性生活的电影作品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亦是独具新意的作者电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其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就是第四代导演中第一次出现空前绝后的女性导演群落。80年代她们的创作使中国女性电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现,而且一出现就取得国际声誉,达到高峰之态,比如黄蜀芹的<人.鬼.情》。她们的许多作品重拾女性身份,着力表达女性话语权,深刻探讨现代女性的职业、生活和心理困惑,塑造
-
女性研究—孤独的“自言自语”
-
作者:
周美珍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研究
男性参与
学术地位
-
描述:
自言自语是一直困扰女性研究的一个问题,女性研究陷于自言自语的孤独境地原因有三:一、女性研究不是影响有限就是与现实的妇女距离太远,中国女性研究应该关注中国的现实的妇女,二、女性研究少有男性的参与,原因有三:其一,男性不愿加入,其二、男性难以加入,其三、男性不便加入。妇女问题实际上是性别问题,应该让男性共同参与,妇女研究应该走向性别研究,以一种性别合作的态度、以更全面的角度和方法、更宽
-
浅析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周春丽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恋
性本能
女性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经历了从人的自觉向女人的自觉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王安忆的女性文学创作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她是最先探索女性意识、女性地位、欲望的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坛上,她以三恋和《岗上的世纪》等大胆描写性爱的作品震撼文坛,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女性自我本真的另一道风景,由于其中的性爱主题触及了对于女性欲望这一作为以往文学与道德禁区的幽深领域,所以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对三恋文本进行分析。
-
论王海鸰婚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构建
-
作者:
周扬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令鸟
王海
构建
女性形象
婚恋系列小说
-
描述:
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王海鸰把婚姻家庭作为她反映现实社会的主要题材。她的婚恋系列小说为我们构建出围城里一个独特的女性世界,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因此,本文主要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为依据,选取王海鸰婚恋系列小说中的主要代表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作品文本角度出发,着重从女性群像特点、女性爱情婚姻图景、女性生存抗争等三大方面,对作者代表作中所构建出来的独特女性世界面貌分别进行论述。在王海鸰的婚恋系列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女性特有的美、痴、善等诸多共性,也呈现出不同类型化特点的女性群
-
张爱玲研究中的学术高地
-
作者:
周丽娜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文学传统
反抗
洋场叙事
传奇书写
女性形象
海派文学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1944年在上海出版。此时正值国难当头,全民抗战的艰难时期。而这时的张爱玲则一直处于文学抗战的时代大潮之外,醉心于她的洋场叙事与传奇书写,研究者注意到其创作体现出来“洋场性格”——物欲与情欲的叠加。随着女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一些研究者迅速地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张爱玲作为一个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作家,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继承了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学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精神传统,并且取得了相当高的文学成就。严家炎先生就撰文探讨过张爱玲与新感觉派小说之间
-
“野”与“性”:生命的自由与奔泻
-
作者:
周艳敏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殖崇拜
欲望
自由
女性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莫言是不可忽视的作家。二十多年来他的创作,每个阶段都受到强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莫言文学世界中活跃着一大群鲜活的女性却被评论家集体忽略。本文将从“野”、“性”两个角度,分析莫言作品中最具代表性也是莫言最为给予审美认同的女性形象。第一章主要从“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女性生命的自由与反抗。表现为三类:第一类是像《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戴凤莲那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自然、奔放,从不羡慕别人的天堂,也不怕他人地狱的角色,她们是自由世界的追随者;第二类是生命开始是中规中矩的,但生命际遇中偶然
-
也谈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运用
-
作者:
周晓黎
张敏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市场
矛盾的统一性
以人为本
女性形象
-
描述:
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它在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它既不同于新闻,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虽然它有社会性的一面,但其本质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与劳务为主要目的的商业营销行为,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运用寄予太多的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围绕市场中心,兼顾社会影响,做到平衡统一,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广告才是真正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