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王安忆新世纪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吴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视角  
描述: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随着女性文学的潮涌而日益活跃起来,不仅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也表现在对女性文学的特色富有理性的思辩、对女性意识和女性雄化等问题的论争上。作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王安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势头。她在新世纪的作品一方面一如既往地以女性作家的文化审美书写女性,持续保持对女性生命和女性生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用更客观的态度审视了男性与女性在情感上和思维上的不同,表现出在现代
周天籁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 吴丹丹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小说   周天籁   海派   文学史   儿童文学  
描述: 皖籍作家周天籁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自20世纪20年代末走上文坛至40年代末,短短二十年间,他曾结集出版中长篇小说35部,另有大量小说、散文散见于民国时期上海各大报纸。作为海派作家平民阶层的代表,周天籁名噪一时,影响巨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入史,但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重视。为尽可能全面评价周天籁创作的文学史意义,本文分五部分,以周天籁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社会小说为研究重点,证明其创作的价值。绪论部分概述目前学术界对周天籁创作的研究现状、各方评价,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指出在排除极左
原型批评视角下《摩西,山之人》之研究
作者: 吴丹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摩西   原型意象   佐拉·尼尔·赫斯顿   原型主题   山之人》   原型人物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1891-1960)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非洲裔女性文学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赫斯顿是一位多产的黑人女作家,被称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女皇”,也被认为是20世纪非洲裔和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人物。她的作品为理解黑人民俗学中语言、性别、信仰和社交起着重要作用。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以及其他战后美国黑人女性作家都受到她的影响,并将其视为她们的“文学母亲”。《摩西,山之人》是赫斯顿对传统《圣经》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故
人生若梦谁非寄:论苏伟贞长篇小说人物的眷村经验
作者: 吴淑音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眷村   离散   乡愁   认同   苏伟贞   书写记忆  
描述: 在八○年代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下,討論女性作家興起及眷村文學的相關論述很多,本文主要討論蘇偉貞的創作風格及可能受到的影響、分析蘇偉貞從女性文學進入眷村文學的轉折以及眷村文學的特色及內涵。 本文首先探討眷村如何帶著本身特殊的體制結構與族群文化,介入了台灣戰後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歷史建構,而其所糾結纏繞的種種歷史因緣與政治情境,形之於文學,使得眷村小說得以具體而微的觀照出整個時代環境的發展過程,並就眷村的形成建構與文化情境、國家想像與族群自覺提出討論,從眷村生活到書寫記憶、鄉愁與離散、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幾
当代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研究
作者: 吴飞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女子大学   女性学   课程   女性特色课程  
描述: 对于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的研究,这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为女子大学和女性学课程提供了发展机遇。女子大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自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诸多争议。作为女子大学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的女性特色课程的设置自然是备受关注。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H女子大学为个案分析,以H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校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的调查研究,H女子大学的女性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公共
彼岸的希盼—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
作者: 吴英丽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美国华裔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族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异常活跃,在美国文学史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美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在美国族裔文学的灿烂星河中,华裔文学可谓是后起之秀,近一、二十年来大放异彩,而其中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光彩夺目。本论文选取了在美国文坛享有盛誉、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借助于文化批评的手法对她们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些女作家的成就和不足。 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
藻词研究
作者: 吴永萍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香南雪北词》   艺术风貌   主题意蕴   杂剧《乔影》   吴藻   《花帘词》  
描述: 藻是清代女性文坛上颇具影响的词曲作家,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香南雪北庐诗》、杂剧《乔影》和散曲等。本文选取藻词作为研究重点,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全面考察藻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并从
致命的飞翔
作者: 吴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鲁迅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鲁迅作为民族的脊梁,以思想意识上的前瞻性和文本书写中的先觉性鼎力承担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启蒙者角色。在他的行为先导下,中国的女性作家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力量跨入文坛,从而掀起了中国女性文学的破茧而出。由此,中国的女性于历史与文化的盲点中跃然而出,书写着自身的性别觉醒,摆脱了喑哑的历史尴尬。鉴于鲁迅对女性作家的话语传达与精神辐射以及女性作家对其精神血脉的承继、发展与悖离,我们选定了此题:将鲁迅与现代女性作家放在中国女性文学这一宏阔话语背景与研究基点中进行比照解读,希翼在这种关联构建与比照解读中更好地将彼此的超
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
作者: 吴碧丽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文学   文化生活   吴江叶氏家族  
描述: 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作为苏南的一大望族,其生活方式与文学活动中传承着近古士族的许多共性,是一种典型的文士生活。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吟诗、交友、游乐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模式。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学活动密不可分,形成了“文”化生活和生活化的文学。 本论文试图通过大量史料和地方文献资料,来客观再现明末清初以吴江叶氏为主的苏南士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学活动,深入挖掘其“文”化生活的内涵,尤其注意他们的“文”化生活与明清之际文学创作的交叉影响,并对其成因和现实意义进行探究。 《绪论》部
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的征侯研究
作者: 吴宏凯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文化语境   商业化语境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传统女性文学因子的生长、和西方外来女性意识的激发,使中国 女性文学在这百年之中得到了快速生长。九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使女性写 作在不同维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二十世纪末文学园地的一朵奇 葩。本文力图进行的是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进行现象研究,从写作者与 九十年代的商业化语境的关系进行把握,捕捉其内在脉络,看其如何与这 个时代相互融合、表达拒绝,又是如何企望超越。 轻舞飞扬:“小女人”与“类言情”作为九十年代商业化文化语境中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