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儿子与情人》的原型批评解读
作者: 吴钰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场景原型   圣经   人物原型   《儿子与情人》   原型批评  
描述: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富有创造力,也是备受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他大胆创新,并以其独特的风格描写了原始之美和自然之美,用心理分析的手法探讨了人类本能的力量。其代表作品《儿子与情人》就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也是一部深受评论家推崇的作品。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被众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以及多样的方法作了分析和评论。《儿子与情人》是一部作者的半自传的小说,包含了许多原型,反映了劳伦斯的人生态度。劳伦斯喜欢通过各种不同的意象和象征来诠释自己的观点,以便让读者了解劳伦斯的内心世界和宗教观及其信仰。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研究
作者: 吴凤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抗战时期   妇女运动  
描述: 抗战时期,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局面下,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侵。深受战争之苦的妇女,为挽救民族之危机和谋取自身之解放,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妇女抗日救亡运动。不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劳动妇女;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不论是组织宣传,还是生产建设,妇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广东,其妇女运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八年抗战中,广东的各界爱国妇女们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职业纷纷投入抗日战争洪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本文首先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妇女运动逐渐兴起与发展的
女性自我完善的苦难历程在托妮·莫里森早期三部作品中的完美体现
作者: 吴秀英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美国小说   黑人文化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黑人妇女在社会中一直遭到歧视。然而,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黑人运动的不断深入,妇女运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女性主义的欢呼声中,越来越多的妇女作家应运而生。于是,妇女文学与黑人文学开始结合。七十年代后,一批黑人女作家在美国文坛拥有了她们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黑人民族传统及其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她非凡的努力和惊人的才智一举打破黑人妇女在文学界的沉默,成为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黑色明珠。托妮·莫罩森对女性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的作品非常值得细心的揣摩和
论《占有》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 吴建玲   来源: 南华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人生历史困境和女性的人生生存经验,以及怎样实现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女性主义的重要主题之一。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在社会生活关系,家庭生活中的独立自由地位。主体价值的自觉认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本文以A.S.拜厄特的《占有》为文本,从女性主义视角,借助Kellerman的个人空间理论,研究书中的三个女性人物在个人空间中(宏观空间,中型空间,微观空间)她们的女性主体意识是如何受限制,她们的斗争的内容以及她们采取了怎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女性主体意识。 本文一共分成
普契尼歌剧中东方元素的探析:以《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特》为例
作者: 吴婷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普契尼   歌剧   真实主义  
描述: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的歌剧至今仍在世界舞台上常演不衰。普契尼在其歌剧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手法,热衷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女性人物的心理刻画以及情感描写,都给予了真实的写照。而普契尼更擅长的是创作具有异国情调的歌剧——《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特》,在这两部作品中,普契尼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具有神秘
历史的潜流,镜中的真实——墨西哥小说《关于未来的回忆》解析
作者: 吴婧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记忆   叙述主体   小历史   女性  
描述: 本文主要集中于对墨西哥女作家埃莱娜·加罗(1920-1999)的作品《关于未来的回忆》这部长篇小说的初步解读与分析。小说通过墨西哥南方小镇伊克斯特佩克的故事,重现了墨西哥革命和基督徒战争时期的历史并作出深刻思考。本文从这部小说要表现怎样的历史(第二章和第三章),又是怎样来表现历史(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两个方面来阐发。第二章结合“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分析作者的小说选材并从中发掘出她的历史观。这部小说不像官方的历史文本或者传统的历史小说,表现的是历史大事本身,而是墨西哥历史事件、历史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外部
孱弱的小花凋谢在破陋的顶楼
作者: 吴云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真实主义   咪咪   《艺术家的生涯》   人物性   格刻画   声乐教学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杰出的歌剧大师,他的歌剧创作集民主倾向、人道主义与高超的谱曲于一身,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断探索、尝试音乐表现手法上的创造和革新。他的歌剧属于真实主义,但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又超越了真实主义的范畴而有更贴切生活本质的内容深度和艺术表现力。普契尼的作品定位在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不管人类的生存状态是怎样发展变化,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怎样物换星移,爱情是永不磨灭的,“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通过描写爱情悲欢的柔弱女子,激起人们的共
《红楼梦》、《雪国》中女性美与悲的比较研究
作者: 吴丽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雪国   红楼梦   女性悲   作品风格   曹雪芹   川端康成  
描述: 《红楼梦》与《雪国》是中日两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作。尽管在时代背景、谋篇布局、作品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是二者都突出表现了女性的美与悲。拙论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平行贯通法,通过显性层面上的女性的美与悲,探求其潜在的同质与异质,从而更好的把握两位作家的文学特质及两部作品的民族特色。 《红楼梦》与《雪国》都展现了女性人物的容貌之美及言行之美,...
论加拿大女作家苏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小说”
作者: 吴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纳瓦卡系列小说”   加拿大民族文学创作   加拿大女性文学创作   劳伦斯   叙事方法  
描述: 论文分三章,第一章:介绍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生平与创作;第二章:劳伦斯“马纳瓦卡系列小说”的三个分析角度;第三章:总结劳伦斯文学创作中的多元化主题。论文以劳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小说”为重点,分别从“加拿大的民族文学创作”、“复杂多变的叙事方法”、“加拿大的女性文学创作”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劳伦斯“马纳瓦卡系列小说”的主要特色,透视劳伦斯在加拿大文学中的杰出贡献。 第一章介绍劳伦斯的生平与创作。劳伦斯有着“加拿大文学之母”的美誉,她的文学创作与她的生活经历不可分割。她早年在马尼托巴省
李商隐诗歌「女性叙写」之研究
作者: 吴品萫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意蕴   叙述观点   情爱意识   李商隐   时空   阴性特质   性别   女性  
描述: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女性敘寫」由於牽涉到一根深蒂固的性別寄託之文化傳統,使得文學中的「女性」經常成為政治託寓的符碼,也因而不少詮釋者對於文人(特別是男性)之女性敘寫詩作之解讀,游移、擺蕩在「愛情」與「寄託」之間,在此游移的裂縫中提供了多重可能的詮釋空間,「女性」這一能指,也隨著話語背景的轉變,被不斷地重新定義與詮釋。此一特質,在李商隱詩中,尤為明顯。對於李商隱詩歌之「女性敘寫」,清代至民國許多詮釋者基於不同的閱讀策略與詮釋標準,在「寄託說」與「愛情說」之間聚訟紛紜。從義山之相關詩歌看來,確實也存在託寓的可能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