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原,清,曹雪芹,高鄂】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 条
-
生活中的“百变金刚”
-
作者:
黄涵清
来源:
少儿科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器人
身体动作
生活中
操控
声音
全身
日本
重症肌无力
女性形象
医生
-
描述:
机器人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用到它们。患者机器人日本开发出了一种能边回答医生问题,边用身体动作向医生展示患处的患者机器人。
-
一个倔强的求索者——莎菲形象之我见
-
作者:
林应清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莎菲
大革命失败后
日记
丁玲
个性解放
爱情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五四
-
描述:
莎菲,这"一个奇怪的女子",当她作为《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的主人公一问世,"便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了一颗炸弹一样",人们都不免为她"所震惊".①五十多年来,人们都承认莎菲是现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女性形象,然而对这个形象的内涵却具有各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我认为,如果把莎菲形象放在其
-
试论石君宝笔下的三位妇女形象
-
作者:
王桂清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亚仙
郑元和
妇女形象
斗争精神
石君宝
《李娃传》
曲江池
女性形象
秋胡变文
三部剧
-
描述:
石君宝,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已无可考.目前公认有十种杂剧为他所作,但只保存下三种,即:《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尽管石君宝的生平事迹无所考证,给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带来很大困难,但从现存的三部剧的思想内容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看,石君宝是个富有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剧描写的主人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三位妇女形象.她们美丽、善良,追求爱情幸福;作者写了她们的痛苦遭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这些人物的塑造,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元代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也窥见作
-
论《醒世姻缘传》中的叛逆女性形象
-
作者:
石小清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醒世姻缘传
叛逆女性
成因
-
描述:
《醒世姻缘传》是我国明清之际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作者以因果报应为框架,描写了一个两世姻缘的故事。它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仍是以家庭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在作者笔下,活跃着一群个性鲜明,然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她们以薛素姐、珍哥等人为代表。在作者乃至许多读者眼中,她们是悍女、妒妇、淫妇的典型,然透过她们凶暴张扬的外表,我们会发现她们身上洋溢着反传统的时代精神,她们是一群勇敢的叛逆者——在封建家庭内部,她们努力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地位;在此同时,她们为能享有与男子同样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
论严歌苓历史书写的多重视域
-
作者:
廖姝清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域外视域
严歌苓历史题材小说
日常化历史书写
女性视域
-
描述:
近年来严歌苓的创作颇受文学界的关注。她作品中历史题材小说占相当大的比例。她的历史题材的小说,以小人物的生活为视点书写故国历史,以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还原历史,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状的观察。本文主要是以严歌苓历史题材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视域、女性视域、域外视域三重视域对其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做深度的解析。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深入研究严歌苓系列历史小说,把握作家创作所持的历史观,及个人化的言说方式。绪论部分分析整理了严歌苓历史小说研究的现状,由此发现严歌苓历史题材小说具有的巨大言说空间,阐述论文的创
-
白公《女儿会》中的民俗描写研究
-
作者:
向清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民俗
仪式
《女儿会》
女性
-
描述:
白公的《女儿会》是以鄂西恩施土家族的民俗节日女儿会为题材的小说,在鄂西本土作家群中,这是现今为止唯一一本系统书写女儿会的小说。小说横向以时间为经,跨越三个历史时期:改土归流、民国、当下;纵向以女儿会和薛家数代女性婚姻的关联为纬;以石灰窑、大山顶、野猫嶆三个空间为据点,呈现女儿会近300年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生活在鄂西恩施的作家白公,以自己熟悉的故乡为根据地,以自己的本土经验为小说素材,使得小说《女儿会》中民俗风味甚浓。小说中的情歌、方言、俗语、谚语、服饰元素以及婚丧嫁娶的仪式都带有鲜明的民俗文化印记。笔
-
救赎之路
-
作者:
戴小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恶魔
玛格丽特
永恒女性
沃兰德
-
描述:
M·A·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20世纪俄罗斯的天才作家,他的创作充满神秘色彩与传奇性,其巨著《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以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代主义文学的高峰”和“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通过塑造永恒女性形象玛格丽特以及恶魔形象沃兰德对大师的拯救、对整个社会的救赎,表现了对社会历史环境剧变下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探索信仰缺失、精神危机出现时人类该如何走上救赎的道路
-
高中语文教材女性题材作品及其情感教育研究
-
作者:
胡清清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材
女性题材作品
-
描述:
现今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由以前的唯理智培养“片面的人”向“全面发展的人”进化,而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语文作为一门极富人文情感性的课程,是践行学生情感教育的一大学科领域,语文教学则是通过教师自身和教材文本向学生灌之以情感、输之以教育的。情感是教材选文当中的灵魂和生命、节奏和精华,尤其是在教材的女性题材作品中,这种情感性更加丰富且饱满,具有举足轻重的情感教育价值。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诸多心理压力和障碍,同时也是身心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是需要加强情感教育刻不
-
简·爱 少年版
-
作者:
英
勃朗特原
来源:
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
浅析《奥瑟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鲁慧
张原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瑟罗》
反抗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奥瑟罗》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重要悲剧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重要地位。历来对它的阐释也如汗牛充栋,众说纷纭。而本文则从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试图阐明这些女性形象的独特意蕴与价值。
<
1
2
3
...
6
7
8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