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低冠心病患病率女性人群中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性
作者: 李河   麦劲壮   饶栩栩   李义和   石美玲   刘小清   邓木兰   吴勇   高向民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重     回归分析   甘油三酯类/血液   人体测量术   冠状动脉疾病   胆固醇/血液  
描述: 背景:由于危险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disease,AS)/冠心病存在协同/交互作用,危险因素常趋向交集(聚集性)及表现以某种组合而导致AS/冠心病,如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臀比的增加与某些危险因素水平的增高相关,但这些结果主要来源于高AS/冠心病患病率的西方人群。目的:探讨在低AS、低冠心病患病率女性人群中BMI、腰臀比的线性组合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与公共卫生
作者: 张北川   李洋   李秀芳   李现红   于增照   刘明华   史同新   来源: 中国性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性爱女性   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   性病   艾滋病   心理  
描述: 本文介绍了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男同/MSM)的异性爱女性伴侣普遍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当代的一般女性很少与男同/MSM结合成固定伴侣,但这一情况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常见。在中国,大量男同/MSM与一般女性结合成固定伴侣,他们同时存在男男性行为。中国的许多研究提示,MSM的固定女性伴同样生活在易感染艾滋病及性病的高危环境中,而一般女性的固定伴侣是男同时,会普遍面对特殊的心理困境。由于社会传统文化等原因,该女性群体的生存环境相当脆弱,并希望获得医界帮助。医界需要从女性学和社会性别平等的高度认识相关
家族史与儿童青少年血脂紊乱关系的研究
作者: 闫辉   米杰   刘颖   程红   陈建军   张秀芝   杜军保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脂紊乱   儿童   家族史  
描述: 目的探讨家族史与儿童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2004年4月至10月营养转型期儿童、成人慢性病综合性防治研究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有效调查对象19306名,其中男9665名,女9641名;按年龄及性别分为男性学龄期组、青春期组,女性学龄期组、青春期组。根据家族史背景分为无家族史、有一级家族史、有二级家族史。对其空腹末梢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进行检测。结果有一级家族史者,各年龄段男童组TC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P<0.05),学
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达为参照
作者: 杨扬   刘军   陈敏杰   杨志强   郑积梅   俞敏华   曹莹   黄芳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杨扬:新世纪中国文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动,在影响这些变动的诸多因素中,性别问题是其中之一。我想我们今天结合新世纪文学现象讨论一下性别与文学的问题。女性是性别问题中较为敏感的问题,可以说女性文学是性别与文学关系中最为活跃最突出的现象,那么,新世纪的女性文学会有什么样新的进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
作者: 刘伯红   丁娟   张李玺   罗婷   钱虹   唐娅辉   张莉莉   包晓玲   郭冬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   成绩   发展创新   改革开放   女性高等教育  
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专家教授笔谈
骨眶老化的形态学基础研究
作者: 韦昕   杨柠泽   王志军   张晨   胡刚   孟庆瑜   贾华锋   翁文采   朱承峰   宋吉慧   刘凤国   王丽娜   李大伟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眶   面部   形态学   骨骼   老化   CT重建  
描述: 、眶下角、眶口宽度、眶口面积及眶上缘和眶下缘形态,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男性研究对象中,老年组的眶底
个体生命价值纵横谈
作者: 刘思谦   耿占春   张清民   张兵娟   沈红芳   杨珺   傅书华   李仰智   胡全章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支点   价值论   人与人   生命哲学   历史进程   个人意识   个人主体性   个体生命价值   集体   分类学意义  
描述: 发生在21世纪初的9·11事件及此后发生的多次恐怖事件,加深了我们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忧虑。成十、成百、成千鲜活的生命毁于一旦,在历史的长流中永远永远地消失了,为人类良知和他们的亲人们、朋友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和焦虑,也向我们提出了有关人类生存的根本话题:人是什么、个人是什么、人和人、个人和群体(种族、国家、宗教、社群等)究竟该如何相处?人和人之闻到底能不能相互尊重并和谐、和平地相处?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话
作者: 丁帆   武善增   张晓晶   傅元峰   李玫   姜玉琴   李玲   贾丽萍   刘晓蕾   乔世华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立场   八九十年代   文学思潮  
描述: 该对话从文化和美学的双重视角梳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分别对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价值定位问题、文学向内转问题、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问题、“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消解悲剧意识问题、女性文学批评对男权文本盲视问题、晚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写作问题、诗歌批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层探讨,着重叩问八九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后面所蕴含的不同人文价值立场。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交锋与对话,并在坚守文学的批判立场上达成共识。
< 1 2 3 ... 281 2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