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燕,刘晓】搜索到相关结果 98 条
-
女作家·女主角·女性文学传统─—18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微之三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角
女作家
18世纪
理鹗帝国
17世纪
女性传统
-
描述:
18世纪妇女小说家被接受的基础在17世纪。17世纪使用“女主角──女作家”的概念说明妇女创作得到公认,但对发展中的妇女创作却是一种退步。事实上,妇女的倍受限制和妇女的声誉是同步增长的。在这种让步中,女性的“温柔而理智的帝国”得以建立,但它却带有深深的矛盾的印痕,由此形成了文学中的女性传统.
-
维多利亚女性文学探微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德尔马契
英国资本主义
夏洛蒂·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特
十九世纪
亚当·比德
乔治·艾略特
盖斯凯尔夫人
宗教精神
织工马南
-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自由,试图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属人文主义文学。因其文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精神是水乳交融的,又称作宗教人文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生当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矛盾日
-
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
-
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
建立女性的“神话”(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建立女性的“神话”(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
-
民间、底层、“阶级”与当下中国社会
-
作者:
刘晓春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贺桂梅
蔡翔
资本市场
学术积累
社会阶层结构
《文艺研究》
国家意识形态
性别身份
当代女性文学
刘旭
-
描述:
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载《天涯》2004年第3期 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两篇文章都谈到,90年代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社会阶层结构的重组、资本市场造成的贫富分化,使得阶级问题再次浮现在文化视野之中。在文化具体表现为存在着
-
中印文学中爱情叙事的典型——对《沙恭达罗》和《西厢记》中爱情的解读
-
作者:
刘晓燕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西厢记
沙恭达罗
爱情
中印文学比较
-
描述:
文学作品中爱情的性质,是由叙述话语权决定的。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文本,在《沙恭达罗》中,印度宫廷作家迦梨陀娑出于对宗教的皈依和对国王的歌颂,依照印度古老的神定爱情观,描绘出宗教性的天籁的理想之爱,为女性在宗教、自然中谋得独立的精神支柱。在《西厢记》中,中国寻求自我安慰的失意文人创造出意淫式的爱情,淹没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和形象建构,苑囿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
“女子无才便是德”探源
-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女子
《颜氏家训》
中国妇女
《西厢记》
“才”
女性诗词
女性学
习惯势力
《女诫》
-
描述:
“女子无才便是德”探源刘晓丽“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在明代以后的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曾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此之前,中国妇女所特有的淳朴、健康的天性还能有所发挥,然而在此之后妇女的身心则遭受到了变本加厉的压迫和禁锢。宋代以前,晋代妇女之风雅,唐代妇女之能...
-
论韩语俗语沿革中的女性描述
-
作者:
朴香玉
刘晓菲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变迁
社会地位
俗语
文化背景
女性
-
描述:
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都会从祖先那里继承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俗语就是这种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之一。韩国俗语中有关女性的俗语俯拾皆是,从各方面展示了女性的社会生活。本文通过对韩国俗语中女性的研究,阐明韩国女性地位及女性地位的变化。
-
山西女兵连生涯回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抒怀)
-
作者:
刘晓
陈桂荣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山西女兵连生涯回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