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盖斯凯尔夫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家庭天使的堕落:-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19世纪女性的生存境遇
-
作者:
宁媛媛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女性
盖斯凯尔夫人
-
描述:
盖斯凯尔夫人笔下的女性有别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她们通常都是被当时社会所故意忽视的大众女性.一方面,她们表现出自食其力的可贵品质,有别于家庭天使的童话;另一方面又局限于父权制社会的种种框架,无法真正地保护自我,实现自我.盖氏借助这些形象个体为我们展现出19世纪工业社会女性的生存境遇.
-
“我们不是天使”: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傅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维多利亚时代
盖斯凯尔夫人
女性形象
-
描述:
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有别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家庭天使",大多是一些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在父权社会发出叛逆抗争的声音。但由于女作家的尴尬地位和小资产阶级立场的局限性,作者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充满了矛盾意识,寄希望于女权主义和男权制度的夹缝中寻求一丝平衡。
-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堕落女性形象
-
作者:
胡娇
来源: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巴顿》
《露丝》
堕落女性
盖斯凯尔夫人
-
描述:
结合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包括独身女性形象、劳动女性形象和堕落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告诉人们女性也有能力去服务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
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宋扬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盖斯凯尔夫人
女性主义
-
描述:
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十分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英国工业社会所存在的尖锐矛盾,表现了这一时期的女性寻求独立,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始终处于一种介于女性主义与男性主义之间矛盾状态。
-
名实论与身份说——盖斯凯尔夫人《妻子与女儿》人物姓名的另一种阐释
-
作者:
黄伟珍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说
《妻子与女儿》
盖斯凯尔夫人
人物命名
-
描述:
命名是为了界定一种身份,在文学作品中,姓名既是艺术角色的符号,又蕴含着深刻的名实关系。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就是一部巧设人名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奇妙作品,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视,它们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语境对小说进行剖析和考证。事实上,人物命名背后蕴藏的名与实的关系,往往也是塑造人物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有效方法。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解读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有助于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
论盖斯凯尔夫人中短篇小说中的单身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小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盖斯凯尔夫人
单身女性
中短篇小说
-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维多利亚时期深受欢迎的女作家。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她敏锐捕捉到这一时期单身女性大量涌现的社会现象,并在她的中短篇小说中刻画了一系列单身女性形象。社会主流舆论一般视单身女性为令人头疼的社会问题,对她们多冠以“过剩”、“多余”、“古怪”等标签。然而,盖斯凯尔夫人笔下的单身女性却坚强独立,对待弱者友善互助。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肯定了单身女性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挑战了世人对单身女子的偏见。二十一世纪以来盖斯凯尔夫人的文学声誉逐渐攀升,但是盖斯凯尔夫人研究多集中在其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通常被忽
-
“双性同体”视域下的玛格丽特
-
作者:
杨波
杨雪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玛格丽特
双性同体
盖斯凯尔夫人
和谐
-
描述:
盖斯凯尔夫人创作的《南方与北方》描绘了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种种社会变化及处于时代变迁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变化。她们有别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家庭天使”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们具备女性的温柔特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坚强理性的性格特征。这体现了盖斯凯尔夫人对男权社会中“双性同体”新女性的期待,这种双性气质与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
视线交织的“圆形监狱”:《妻子与女儿》的道德驱魔仪式
-
作者:
陈礼珍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线
身体
《妻子与女儿》
盖斯凯尔夫人
圆形监狱
-
描述:
本文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在《妻子与女儿》中描述的一个道德驱魔仪式,考察哈瑞特小姐如何通过故意将自己和莫莉的身体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中,利用公众视线的力量驱除依附在莫莉身上的道德流言的幽灵,恢复她的淑女声誉。《妻子与女儿》的女性人物都生活在视线交织的"圆形监狱"中,她们的身体几乎成为各种权力的斗争场所,在视线与女性身体之后潜藏着一幅由多重权力构成的冲突图景。本文试图描绘这幅与道德驱魔仪式有关的图景,藉此展示维多利亚女性在触及道德与权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境。
-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19—20世纪初英国女性文学
-
作者:
绳立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简·爱》
叙事学角度
雪莱
勃朗特姐妹
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奥斯汀
盖斯凯尔夫人
勃朗宁夫人
-
描述:
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的出现为文学解读提出了一个新的途径。19—20世纪初,英国女性文学异军突起,从简·奥斯丁,玛利·雪莱,勃朗宁夫人,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乔治·艾
-
维多利亚女性文学探微
-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新疆社科论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德尔马契
英国资本主义
夏洛蒂·勃朗特
艾米莉·勃朗特
十九世纪
亚当·比德
乔治·艾略特
盖斯凯尔夫人
宗教精神
织工马南
-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自由,试图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属人文主义文学。因其文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精神是水乳交融的,又称作宗教人文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生当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矛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