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两次访华后的反思
作者: 彼得·艾迪科勒   王晓   刘晓涛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政治精英   社会运动   非裔美国人   总统选举   少数族裔   “文化革命”   周家庄乡   反战运动   经济精英  
描述: 美国“文化革命”的失败我出生于美国“文化革命”的年代。尽管从未严格定义为“文化革命”,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一系列质疑和挑战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运动。参与者包括少数族裔人口:非裔美国人、西裔美国人以及美国土著人等。他们上街游行,争取平等,呼吁消除种族歧视和贫穷。其中有一项反对父权体系的妇女运动,他们示威要求修正美国宪法平等权利提案。穷苦阶层的社会运动反对现行经济体制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反战运动抗议美国政府在东南亚的帝国主义军事冒险行动;有些国民抗议现行经济制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
姚名达和《女子月刊》的命运
作者: 李强   刘晓焕   来源: 文史春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击队   编辑   中国现代史   谢六逸   女子   姚名达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七七事变   月刊  
描述: 上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同妻子一起开书店、创办《女子月刊》、满腔热忱地投入中国妇女事业中,七七事变后,该刊物被迫中断,他又回家乡组织游击队,与日寇搏斗、牺牲在战场上,他就是姚名达。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保障妇女权利的伟大实践
作者: 刘晓静   张向军   来源: 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区政府   参议会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妇女   妇女运动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妇女权利   伟大实践   生存权利  
描述: ,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全国政治上最进步的区域."(1)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保障妇女权利方面是各革命根据地的榜样.边区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军校研究生应激事件对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
作者: 张霞   刘晓雨   张俐   来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虑   应激事件   研究生  
描述: 目的:探究研究生应激事件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SAS和AELEC对659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的焦虑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且女性研究生焦虑比男生高(P<0.05)。结论:高校应该关注研究生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时做好心理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工作,尤其是女性研究生。
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斯潘   书信体小说   小说读者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史密斯   文学市场  
描述: 文学成就巨大,在欧美大陆是罕见现象。本人曾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对英国19世纪文学作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见1989年《人文杂志》2期拙作《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简·斯潘塞的这本书对英国18世纪女性文学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人拟翻译其中的探讨英国女性文学兴起原因的一小部分。
角色·意识·小说家──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源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女主人公   中产阶级妇女   短途旅行   麦尔维尔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未婚女子  
描述: 角色·意识·小说家──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源
理工类学科女性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作者: 吕清华   刘岩峰   闻雪梅   刘晓云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工类   就业现状   女性研究生  
描述: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部分理工类学科研究 生的就业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预期就业调查和实际 就业调查两大部分.由点及面,折射出我国理工类学科女性研究生就业的预期和实际差异,并与同类学科 男性研究生进行对比,针对理工类学科女性研究生就业提出几点建议.
关于20世纪80-90年代文学思潮的对话
作者: 丁帆   武善增   张晓晶   傅元峰   李玫   姜玉琴   李玲   贾丽萍   刘晓蕾   乔世华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立场   八九十年代   文学思潮  
描述: 该对话从文化和美学的双重视角梳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分别对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价值定位问题、文学向内转问题、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问题、“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消解悲剧意识问题、女性文学批评对男权文本盲视问题、晚生代作家的后现代写作问题、诗歌批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层探讨,着重叩问八九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后面所蕴含的不同人文价值立场。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了交锋与对话,并在坚守文学的批判立场上达成共识。
< 1 2 3 ...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