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身份冲突
作者: 邱春英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占有》   父权社会   拜厄特   身份冲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女性解放运动促使女性开始思考父权社会中与女性生活相关的问题。拜厄特小说《占有》中三位女性人物的身份冲突,也即如何给自己身份定位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与男性的关系。这种冲突一定程度地折射出妇女在争取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借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可以透视三种冲突的内在根源。
女性研究对青年研究的哲学启示
作者: 肖峰   陈英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差异与平等   女性研究   青年研究  
描述: 女性在性别关系中以及青年在代际关系中同等地作为"他者"所处的本体论地位,性沟与代沟中存在的身份认同差异以及由此而提出的超越父权制的政治诉求与解放意识使得女性研究与青年研究可以达成类同的理论批判结构,并形成共同的政治实践意识。相比较而言,女性研究发展了更成熟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更系统的性别分析方法与理论批判意识,这些分析方法与批判意识对青年研究都构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哲学方法论启示,并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提供借鉴。
从女性研究到女性学学科建设:高校女性学发展脉络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脉络   女性研究   本土特色   女性学   高校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的新时期高校女性研究,从传统既有学科的女性分支研究到独立的女性学学科建设,走过了"自下而上"的启动和"自上而下"的推进,"从外到内"的开拓和"从多到一"的整合,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批判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探索之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女性学的成长路径和本土特色。这既是高校女性研究不断深化的结晶,也是我国女性学学科持续发展的财富。
从“剩女”现象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作者: 荆桂英   席洪强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自我意识   发展   女性  
描述: 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剩女"人群的出现为聚焦点,通过对女性教育、女性职业与就业、女性参与权力、婚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探讨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脉络。
酷儿理论视角下的《奥兰多》
作者: 郑成英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酷儿理论   奥兰多  
描述: 《奥兰多》是伍尔夫的经典小说,全称是《奥兰多——部传记》,是一部关于四百年来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历史及文学经典的确立的小说。本文从酷儿理论角度阐释此小说,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一)《奥兰多》向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挑战;(二)它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三)它希望消除一切歧视和偏见,构建和谐融洽的社会气氛。结论是此小说展现了伍尔夫超前的酷儿理论,及小说给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刻板化女性形象
作者: 程波英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刻板化形象   规训   霸权   父权意识形态  
描述: 电影作为当今重要的媒介形式之一,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本文探究的是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刻板化女性形象问题。借助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本文论证了影片中的刻板化女性形象是根据父权意识形态来再现的。通过分析影片中女性规训的身体、压迫性的话语以及被限制的生活,反映了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尽管可以选择踏上职业道路,她们的一言一行还是被套在父权社会所建立的行为规则内,其形象还是要接受父权社会霸权意识形态的驯服和建构。根据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文中主要指文化霸权),在女性题材作品领域里,父系社会的男性通过控制媒介舆论、教育等文
清代文言小说中的贞节主题研究
作者: 陆英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贞节   文言小说   清代文学   伦理道德   女性  
描述: 清代文言小说之中的贞节主题涉及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内涵。本文分三个章节对清代文言小说中的贞节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论述。第一章着眼于作品本身,研究文言小说中与贞节有关的女性形象,深入分析俗家女子的节烈形象以及她们内心的种种矛盾与挣扎,并探讨包括青楼女子、女尼以及超现实女性的非俗家女子的贞节现象。本文第二章将本课题回归到道德层面,将守节与再嫁的冲突、守节与尽孝的冲突放置于道德两难的情境之中,并以社会道德的视角,去审视节妇烈女以及文言小说家对待贞节观的道德判断。第三章从小说文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将文言小说中
末路囚徒: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老处女形象分析
作者: 杨英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错位时空   老处女   女性主义  
描述: 在19世纪西方文学人物的画廊中,女性人物形象以其丰富多彩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然而有一类女性人物,她们由于异于传统女性的生存模式,而被男性作家打上了强烈偏见和厌恶的标签。在男性作家的书写和塑造中,她们身上的“异质性”得到了极大的凸显,不禁让人怀疑作为人的生存价值。本文集合了19世纪的三位男性作家具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在论述男性作家对老处女形象所持有的态度的同时,通过女性主义的解读和福柯相关理论的运用,揭示这种独特的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及她们在被塑造中与整个女性群体之间的关系。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老处女这一类
中朝古代叙事文学中的“女扮男装”母题比较研究
作者: 朴英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女权  
描述: 中朝两国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都有过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制度,广大女性长期以来饱受男权社会的歧视,一辈子都禁锢在家庭的狭小空间。然而,这些社会上性别歧视和压迫未能泯灭广大妇女心中要求解放、自由以及男女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梦想,而这种强烈的梦想被升华为文学,并在许多叙事文学中有着大量的反应。在这类反映女性生活或塑造女性形象的中朝古代叙事文学中司空见惯的是所谓“女扮男装”母题,源远流长,而且数量相当可观。在这些中朝两国的同类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女扮男装后,进入由男性主宰的社会,充分显示她们的聪明才智,甚至奔赴
坚守与超越——近三十年湖北女作家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作者: 马英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湖北女作家   日常生活   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一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借助中西方学者有关“日常生活”的理论,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进行梳理,并考察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中的日常生活理论。尔后从地域文化视角考察了湖北女作家与日常生活叙事的关系,梳理近30年来中国女作家日常生活叙事的线索和湖北女作家日常生活叙事的发展脉络及其文化特色。论文第一章“近三十年湖北女作家创作概览”梳理近三十年湖北女作家的创作概况,分五节论述。大体看来,1980年代初是湖北女作家的蓄势期,那个时候的池莉和方方的创作尚显幼稚,还未形成明确的女性意识,她们的创作大多符合男性社会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