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西方女性文学身份建构的比较研究
作者: 苏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文摘卡)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西方女性文学身份建构的比较研究
小议当代女权主义
作者: 苏芹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霸权   平权   女性文学  
描述: 追溯女权主义的产生,女权运动的发展,针对21世纪大背景下女权主义的进步与所遭受到的阻碍,对女权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地以公平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不是两性战争。
论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叙事
作者: 苏敏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性别叙事   西部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千百年来一直作为“被书写、被表述”的对象出现在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中国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女性形象。中国西部电影是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突出的思潮、现象之一。这一电影实践和思潮的突现,已经构成了相当可观的实绩和相对动态的成熟的艺术特征,它不仅吸纳、包容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探索的成果,并且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电影美学特征;同时,它的横空出世和逐渐成熟,又显示出了对中国电影传统的深厚继承,在艺术品貌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特征。本文以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
南京市高校女性研究生市中心区消费空间特征研究
作者: 苏芳香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消费空间   环境感知   消费偏好   女性研究生  
描述: 随着年轻女性消费能力的提高,女性商品成为市中心区消费空间的主要消费对象,消费空间女性化发展成为市中心区商业空间主要特征,并依据女性对消费场所、路径与偏好选择形成城市中心区女性消费空间结构特征与规律。
男性视角中的二次建构,《爱情呼叫转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京晶   苏予燕   来源: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与误读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认为,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由男人和男人拍摄的,而女人则变成了一种景观。从叙事的角度讲,美国影片多将男性表现为主动者,而把女性打发到配角位置上。《爱情呼叫转移》是一部由男性编剧的中国电影,在男性这层意义上来讲,可谓是以上理论的忠实反映。中国男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着误读和偏见?是否在男性话语权下遭受到了歪曲和夸大?能否在屏幕上表现真实,自尊,客观的女性形象?
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与统一——小说《偷窃》的成功之处解读
作者: 游桂兰   苏惠芬   来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形物质   无形精神   偷窃   对立与统一  
描述: 当代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以精确而极富感染力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思想鲜明、精神独立的女性形象.她擅长通过有形物质的描述或其遭遇来映射出人物的无形的精神特征或变化.文章选取收录在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盛开的犹大树》中的短篇小说《偷窃》,通过分析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与统一来解读其成功之处.
性别教育为什么成为必须
作者: 苏文菁   来源: 政协天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中国大陆   地区教育   高等院校   女性学   主要表现   性别教育   性别比例   性别意识   当代女大学生  
描述: 在台北举办的"推动性别教育、建立两性平权"无疑是第三次海峡妇女论坛的核心。作为该次论坛的主题发言人,除了在论坛上介绍福建省以及大陆地区教育的发展以及性别比例外,我与台湾、香港、澳门的姐妹还探讨了中国不同区域性别教育的基本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苏晓梅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彝族创世史诗   原型   母题  
描述: 本文运用了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以及汤普森和丹·本—阿莫斯对母题概念的界定,以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洪水纪》、《梅葛》和《查姆》这四部史诗为文本,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这四部创世史诗分别是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这三省的代表性创世史诗。其中《勒俄特依》流传于四川省的大、小凉山一带;《洪水纪》流传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地区;《梅葛》和《查姆》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一带的彝区。在民间“勒俄特依”、“洪水纪”、“梅葛”和“查姆”它们都不具有唯一性,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体现了史诗在内容
徐坤:我为什么写“女版《活着》”
作者: 钱密林苏静张彦武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生活目标   底层   女性命运   世界园艺博览会   长篇小说   排毒   女性形象   创作小说   徐坤   生命力  
描述: 徐坤:我为什么写“女版《活着》”
艾丽丝·沃克与当代美国女性文学
作者: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黑人妇女   文学创作   南京师范大学   传统女性主义   美国女性文学   创作艺术   百衲被   艾丽丝·沃克   社科基金项目  
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王晓英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艾丽丝·沃克与当代美国女性文学"(批准号为01EWW001)近期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该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走向完整的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