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探索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崔希芸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研究逐渐开始向文化转型,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是八十年代初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 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第一个高潮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主要目标是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及受教育权。第二次高潮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目标是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女性主义以“性别”作为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切入点,致力于揭示妇女在历史、文化、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向传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年度】2006
【导师姓名】孙昌坤
【分类号】H059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作者:张晓丽 年份:2008
- 2、高慧勤译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与女性主义色彩:以文体为中心 作者:赵秀丽 年份:2014
- 3、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性别考量——以《三体》第一、二部英译本为例 作者:吕晓菲 年份:2016
- 4、基于《老人与海》译本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究 作者:李俊彦 年份:2015
- 5、以《老人与海》译本为例探析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作者:张铃 年份:2014
- 6、女性主义翻译批评——以《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的翻译为例 作者:龚施燕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