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 条
-
论李这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詹才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包容性
女性意识
多元文化
李安
李安电影
-
描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批中国电影人,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耀眼的成果。他们形成了各自的独特视角及艺术风格,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在这群电影人中,台湾导演李安凭借中西文化交融的切身经历,擅长理解和领悟人文气息和精髓的独有才情,以及对电影事业情有独钟的执着个性,成为了他们中的佼佼者。本文以文本分析手法为主,解读李安电影中女性形象,追踪李安电影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分析李安电影中多元女性文化意义,探讨李安电影女性的多元“欲望自我”对女性主义的影响。本文通过追寻李安的生活环境
-
“东吴系女作家”研究(1938—1949)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love
literature
ideal
University
Shanghai
of
Soochow
from
style
female
writers"group
universal
-
描述:
、郑家瑷等人在内的“东吴系女作家”便是当时曾经风行一时的著名女作家群体。 受来自于自身与时代的多重因素制约,她们在
-
姚鹓雏小说研究
-
作者:
沈玉慧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小说
民国
姚鹓雏
近现代小说
通俗文学
言情小说
南社
自著
短篇小说
-
描述:
“说部才无敌,文章鬼亦愁。”郑逸梅也评价道:“他的文笔,宗法林畏庐,我认为姚鹓雏的风华轶宕,蓄韵幽妙,有出蓝之誉。”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姚鹓雏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在民初的作家群中是非常突出
-
流动的女性,流动的城乡
-
作者:
刘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流动
城市
女性
农村
-
描述:
“打工妹”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打工潮的来临而逐渐流行的一个词汇,如果追溯至清末民初,这一角色是由走进官府宅第的娘姨、丫鬟,到城市的工厂里上工的女工们,以及走入市民家庭的女佣等流动女性所扮演。女性、农村、城市、工作,这四个基本点在“打工妹”身上交汇。在她们的身体与心灵上铭刻了女性从乡村到城市的诸多想象和独特的经验。文学作品中农村流动女性形象便是本文研究的起点。
以“流动的女性,流动的城乡”作为解读《阿毛姑娘》(丁玲,1928年),《秧歌》(张爱玲,1954年),《哦,香雪》(铁凝,1982年),《奔跑的火
-
女性的困境
-
作者:
仇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家庭空间
女性心理
女性困境
暴力
-
描述:
本论文探讨了女性困境在美国当代先锋剧大师福尼斯的代表作:《费芙和她的朋友们》和《生活的行为》中的体现。为了突显父权制社会对女性无处不在的约制力量,本文集中分析了女性困境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外界,界面和内在。第一章主要研究福尼斯的导演技巧中空间布景上的特色。福尼斯的这两部作品,从不同的却又互补的方面,描述了女性在家庭空间中的受困处境。第二章主要讨论了福尼斯在戏剧舞台上对暴力的表现。暴力作用于女性身体,而女性身体又是连接外界和内在的界面。该章节主要讨论了福尼斯所表现的两种暴力形式:无形的精神折磨和有形的身体
-
战争夹缝中的“新女性”:关露与日伪杂志《女声》
-
作者:
唐艺多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佐藤俊子
关露
女声
日伪
新女性
左翼
-
描述:
关露,一位潜伏在敌后的中共女战士。她在日本左翼女作家佐藤俊子的帮助与庇护下,于日伪杂志《女声》上发表大量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主义的文章。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立场、特殊媒介以及特殊的历史环境,这一切使得关露的发言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意义。本文以关露在日伪杂志《女声》的写作活动为对象,探讨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环境中的一种女性身份自我建构过程。意图解决四个问题:一、关露的新女性理想是什么;二、它相较更早和更晚时期的关露作品有怎样的特殊性;三、相较同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女性文学又有怎样的特殊性;四、关露是如何在特殊环境下通
-
当代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研究
-
作者:
吴飞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女子大学
女性学
课程
女性特色课程
-
描述:
对于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的研究,这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为女子大学和女性学课程提供了发展机遇。女子大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自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诸多争议。作为女子大学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的女性特色课程的设置自然是备受关注。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H女子大学为个案分析,以H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校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的调查研究,H女子大学的女性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公共
-
论《聊斋志异》的女性世界
-
作者:
颜莉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文化视角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志异》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其中所塑造的二百个女性形象大略可分为七大类:贤德类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女性在伦常日用中的孝道、不妒、持家等德行,作者从女性为从、为卑的观念出发去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表现了对伦理传统的回归;在悍妒类女性形象上,极力渲染了悍妻妒妇的种种罪状并加以声讨,反映了明清之际男女等级关系的渐变以及男性对失去权威的恐惧心理;淫乱类女性形象折射出明末清初这一特定时代的性心理,勃发的原始人欲与倍受压制的矛盾状态;智识类女性突出了女性的实际生活技巧以及危难之际的胆识气魄,才智的内涵由传统才女的“文
-
明清女性的文学批评
-
作者:
王郦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自觉的性别意识
明清
文学价值观
女性的文学传统
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创作逐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女性与文学的关系引起了学界的兴趣。实际上,在明清时期,既有由女性编选的诗文集,也有由女性撰写的诗话、诗文序跋、论诗诗、评点等,或系统或零散地体现着女性对于文学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即系统梳理这些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的文学思想和批评观点,将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批评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以明清时期女性所创作的各类文本为基础,结合明清女性的各种文学活动,如编选诗文集、结社、唱酬等,分析归纳明清女性文学批评观念与思想,将对
-
从“维多利亚女性”到“新女性”
-
作者:
洪君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维多利亚女性”
“新女性”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
-
描述:
美国中产阶级妇女在1870年到1920年这段时期的历史是美国妇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段时期出现了大多数19世纪美国人称之的“新女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尤其是中产阶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改善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持家不再需要太多的时间,因此,中产阶级妇女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支配的空闲时间。除此之外,随着教育机会的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妇女开始不满意自己受限制的社会生活,她们迫切地想走进社会,像男人一样过着有意义的人生。中产阶级妇女的抱怨和困惑在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