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女性学学科机制化发展过程及其启示
作者: 赵叶珠   陈志伟   李月华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制化   课程建设   女性学  
描述: 美国女性学学科建设机制化过程经历了以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三个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这三者的结合使得美国女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美国女性学的发展过程既具有学科内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也与特定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这一认识对于我国女性学发展具有启发作用。
短暂辉煌的中国女性文学言说历程
作者: 王萌萌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细读   丁玲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以史为线,以论为主,融会中西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研究,从宏观把握和个案透析并重的角度探究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女性话语的演变历程,结合叙事学、新批评的方法,回归文本,挖掘隐含于现象之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成因,审视女性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地位。
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女性写作——以J·K·罗琳为个案
作者: 都岚岚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经典重构   女性写作   J·K·罗琳   哈利·波特  
描述: 在今天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男性作家及西方为中心的一套固定的文学经典。越来越多的优秀女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及非西方的文学文本已进入世界文学选集中,形成了对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本文从世界文学的界定和女性文学传统的发展谈起,并以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为例,说明女性作家对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所做的突出贡献。
论父亲情结对现代女作家创作的影响
作者: 詹小红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情结   影响   现代女作家  
描述: 传统文化对父权以及男性社会的尊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和创作行为.现代社会的女性文学创作中,仍旧残留着些许传统意识.对于父亲的复杂情感,成为现代女性作家创作意识的发轫点之一.本文试图探析父亲情结对现代女作家创作的影响,并分别选取了代表性的人物加以佐证.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文本意图
作者: 向荣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意图   女性小说   叙事方式   消费文化  
描述: 苏珊.S.兰瑟的《虚构的权威》把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同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熔为一炉,强调女性文学叙事模式的转向中蕴藏着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博弈。依照这样一种学术思路,女性小说的叙事模式被划分成三大类型,即个人型、作者型和集体型。本文按集体型——作者型——个人型的排序展开对当代中国八个女作家的多篇小说进行研究阐释,从中捕捉和发现当代女作家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叙事模式在文学场域中来建构她们的声音的。
《白日悠光》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美敏   来源: “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   时间   《白日悠光》   女性  
描述: 《白日悠光》是独立后印度女性文学的经典文本,安妮塔·德赛塑造了以敏为代表的新一代印度女性形象。本论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阐释文本,鲜明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和独特的历史时间意识是《白日悠光》作为后殖民女性主义文本的主要特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
作者: 李晓燕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延安时期   男女平等  
描述: 延安时期,我们党在部署和开展各项工作中都十分重视发挥妇女及其组织的作用,强调男女一齐发动,并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在领导妇女运动的过程中,党着重从促进妇女经济自主、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对妇女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和男女平等的思想启蒙、重视有关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等方面大力推动男女平等先进理念的贯彻和落实,营造了一个男女平等发展的和谐社会氛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男女平等事业与民族解放事业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今天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
西方女性主义戏剧批评研究:女性主义视野下戏剧中的“蛇蝎美人”
作者: 王卫华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理论   蛇蝎美人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戏剧源于实验剧团及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妇女运动,1980年代早期进入人们的视野。盖尔.奥斯丁认为,女性主义戏剧来源于四个领域:文学批评、人类学、心理学和电影理论。盖尔.芬尼运用来自这四个领域的理论,对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莎乐美》和德国剧作家魏德金的露露剧进行了女性主义的分析,对莎乐美和露露这两个蛇蝎美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了重审,说明来自上述四个领域的女性主义理论用于戏剧是有效的。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中国女性文学论坛会议综述
作者: 艾尤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研究基地   科研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文化研究   女性文化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性别平等  
描述: 2010年7月16日至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中国女性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论坛""、中国女性文化研究科研基地项目启动仪式"、"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论坛(互动论坛)"三大块组成,是一次意义重大且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
对女性文学传统问题的再思考: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批评姿态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解构立场   文学传统   女性认同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先驱,从史的角度论证女性文学传统,为英美后世的女性主义者树立了典范。其后,肖瓦尔特等人沿着伍尔夫的脚步深入探索,分别提出独立的理论见解。事实上,传统总是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当英美女性主义者们刻意地树立传统时,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父权制同盟的地位,削弱了女性主义全方位的颠覆力量;在这一点上,法国女性主义者们的解构立场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借鉴。
< 1 2 3 ... 98 99 100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