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接受和变异下诞生的“时代女性”
-
作者:
孙璐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新感觉派
创作心理
时代女性
日本新感觉派
-
描述:
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受到日本“新感觉派”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又并非是对日本新感觉派的全然接受和模仿。本文从中国新感觉派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这一角度出发,综合考察了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接受与创新,从题材、内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中日新感觉派进行了比较,指出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启发下,中国新感觉派作家笔下产生了“时代女性”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同时指出,“时代女性”中有“尤物”和“善女人”之分,但无论是“尤物”还是“善女人”都难逃“男性文化的产物”的本质,她们是男性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载体或符号,因
-
消费时代的女性主体意识
-
作者:
王素婕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女性主体意识
王海鸰作品
-
描述:
王海鸰是近年来颇受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作家、编剧。近十年出版了小说《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一系列婚恋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的时代背景都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年,她的作品不可避免的烙有消费主义文化的印记。在这些作品中,王海鸰给我们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消费时代的冲击下,她们的思想追求和生活方式等也不可避免的呈现出特殊的发展变化。本文借助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理论,通过对王海鸰作品中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女性主体意识在消费时代的变迁。本文包括导论和结语在内共
-
试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尹淼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女性意识
小说
-
描述:
作为“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池莉与方方、陈染等一些女作家一起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文坛,共同写下了许多“新写实”作品。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池莉的小说创作从“新写实”走向了大众化,逐渐从以写实特点为主转向以女性主义探索为主的写作道路,她本人也由此逐步成长为一个非常有性别意识的女作家。正是这样一个写作转型的过程,使池莉在不同阶段的小说中凸显出不同内涵的女性意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作品透露出日趋强烈的女性意识。 引言中介绍了池莉的生平简介和创作经历,同时指出了池莉在不同
-
奢侈品广告中女性物化的社会学思考
-
作者:
闻莺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奢侈品
物化
女性
-
描述:
如今,奢侈品已经在商品世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平面广告作为奢侈品品牌形象建立与传播的最主要方式,充斥着广大受众的视野。通常以极致化的表现手法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奢侈品平面广告,大都呈现出以下特点:使用“女性”作为被物化、对象化的主体之一与商品共同呈列,以通过这些被特别选定的女性气质展现奢侈品自身的品牌定位以及消费价值。 奢侈品平面广告中对于女性物化的形成根源由来已久,其原因包括艺术史中的女性形象、长期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审美习惯,当然还有广告界中的创意法则。这些广告选取理想化的女性对象,在高超的摄影技术以及后
-
经济组织中的维吾尔族妇女: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
-
作者:
李智环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
经济组织
维吾尔
-
描述:
本论文以经济组织作为基点,通过对社会经济大发展的现实环境中维吾尔妇女生活状态的描述,探讨现时期维吾尔独特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社会角色扮演及群体位置。与此同时,仅就目前状况而言,对于维吾尔女性群体的研究还基本处于学术领域的空白地带,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国的民族学、人类学以及女性研究提供一个具体详实的个案,进而为推动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论文共计七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缘由及其意义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研究的基本过程及相关概
-
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研究
-
作者:
刘凤芝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妇女运动
全面抗战
-
描述: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在共同的抗日基础上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抗日战争的历史任务的改变,中国妇女运动的主要任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妇女饱受压迫和摧残,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把中国妇女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深渊。为挽救民族的危机和谋求自身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解放,中国妇女和全国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这些运动促进了中
-
从《伸子》看宫本百合子的女性自立思想
-
作者:
乔宇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伸子》
宫本百合子
女性自立
精神自立
恋爱结婚
-
描述:
宫本百合子是日本著名女作家。她早在女学生时代,人道主义隆盛的时代背景下,就喜爱阅读白桦派和俄国文学,尤其热衷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弱者的同情、对妇女独立和自由的关心是她初期文学创作的主题。战前参加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战中多次遭遇执笔禁令,并且多次被检举,在转向作家频出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非转向。战后又为日本民主主义文学运动的发起竭尽全力。 宫本百合子的文学创作,虽然经历了人道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民主主义文学三个发展阶段,但是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一直贯彻其文学创作的始终。百合子将女性问题投射到文学创作的方法
-
无处立足:论盛可以的女性写作
-
作者:
郑欣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状态
盛可以
悲剧
女性写作
情感状态
-
描述:
在当今文坛,女性文学的研究逐渐热门起来,但在这样的整体研究状态中,作家盛可以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之所以出现这个空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该作家刚出道不久,学界尚在审视她的价值,另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个作家和以往女性作家的自我炒作相比格外的低调,因此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考量一个作家的价值必须要把这个作家放到文学的历史视野中,盛可以的写作意义在于,她代表着女性写作发展到新世纪,终于在走出与商业合谋的“身体写作”等死胡同之后,看到女性写作仍然具有健康光明的发展可能。在写作的内容题材上,盛可以主要围绕着与女性至关重要的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灵肉观”
-
作者:
苏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灵肉观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在随后的近30年中,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更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并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涉及到了各个学科的诸多方面。 “灵与肉”是古老且又常新的话题,然而对于中国的女性文学来说,“灵与肉”的描绘与阐释似乎具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灵肉观”作为一种隐性的、惯性的“存在”在我国的女性文学中一直都有所涉猎,但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思考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去充实和开拓。
-
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概述
-
作者:
王军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发展与流变
-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探讨女性问题、女性经验和女性书写为内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不仅描述女性的生活经历,还试图寻求一种包容两性的有性的文学视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基础,以女性文学话语为切入点,力图拆解中国文学中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建立女性的话语体系。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文学及批评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