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接受和变异下诞生的“时代女性”
作者: 孙璐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新感觉派   创作心理   时代女性   日本新感觉派  
描述: 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受到日本“新感觉派”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又并非是对日本新感觉派的全然接受和模仿。本文从中国新感觉派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这一角度出发,综合考察了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接受与创新,从题材、内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对中日新感觉派进行了比较,指出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启发下,中国新感觉派作家笔下产生了“时代女性”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同时指出,“时代女性”中有“尤物”和“善女人”之分,但无论是“尤物”还是“善女人”都难逃“男性文化的产物”的本质,她们是男性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载体或符号,因
川端康成女性观:从《伊豆舞女》中解读
作者: 周晨曦   罗秋雯   张丽琦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豆舞女》   川端文学   女性观   解读   创作生涯   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   日本新感觉派  
描述: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在川端康成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一百三十多部作品,对女性的刻画是一个川端文学中重要的主题。笔者认为因独特的身世而把自己寄托于其刻画的女性形象上,刻画的女性角色温柔善良、纯洁美丽,而小说中迷失自我逃避现实的男主人公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川端康成本人,其刻画的圣洁,成熟的女性形象恰似让其找回自我,得到精神救赎的圣母。
虚无的哀歌——论川端康成与《雪国》
作者: 杨星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虚无思想   人生哲学   哀歌   《雪国》   岛村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   日本新感觉派  
描述: 虚无的哀歌──论川端康成与《雪国》杨星一、川端康成的美学观川端康成生活的年代,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大动荡的时代。资本积累阶段的日本社会阶级对立日益尖锐,以1918年的抢米风潮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斗争勃兴,民主主义思潮高涨。1921年,日本共产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