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925 条
-
梅娘小说创作论
-
作者:
时翠萍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孤独意识
形成原因
梅娘
-
描述:
在20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文坛上,梅娘作为一位著名的女作家,以其深蕴孤独的情绪塑造了一批蕴涵着孤独意识并向社会抗争的觉醒女性。这里以梅娘小说的创作文本为基础,分别从浅层的情感孤独和深层的思想孤独两个层面就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以展示40年代社会女性特有的深沉孤独苦闷和她们与家庭及社会产生的激烈冲突,并试图通过对梅娘的童年经历以及中外文化心理建构、沦陷区特殊社会氛围三方面的剖析揭示梅娘孤独意识形成的社会基因,进而透视其作为关注女性命运的进步作家对知识女性群体命运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独步女性社会心理前沿的思
-
雌性的雄姿
-
作者:
曹中勋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妇女节
社会主义
妇女运动
阶级理论
女权主义者
七十年
西方女权运动
自由主义
极端化
十八世纪
-
描述:
自从1909年美国社会主义党发起第一个全国妇女节,1910年社会国际发起国际妇女节,到现在近100年了。3月1日,英国《卫报》发表了一组访谈,让那些七十年代出生的,由女权主义者母亲独身带大的孩子,谈
-
《紫颜色》的人物和主题
-
作者:
张戈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种族融合
妇女主义
《紫颜色》
人物
主题
-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是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本论文分析了《紫颜色》中的人物和主题。黑人女性人物是小说描写的重点。西丽亚,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南方黑人女性,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她从一个身体,精神,性等各方面受虐待的小姑娘,成长为经济上,精神上完全独立的妇女。论文也讨论了小说中其他的女性人物形象,如:莎格,耐蒂,索菲亚。之后论文探讨了几个黑人男性人物,如某某先生(艾伯特),哈泼,阿方索和塞缪尔。关于小说的主题,论文探讨了妇女主义,种族、阶级和种族融合。妇女主义就是黑人女权主义。艾丽斯沃克称自己是
-
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
-
作者:
王萌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明至民初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
描述:
晚明至民初的女性创作一直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少有研究者涉及,即使有,也只是作家的个案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群体或某一体裁的一般性考察,缺乏总体性的观照和研究,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其有一个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从晚明开始,女性创作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女性的主体意识出现了朦胧的觉醒,只是它并不像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鲜明而已,而且此时的女性创作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一直是在困扰着女性,即使到今天也还未能很好解决。本文试图综合考察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探寻其主体意识萌发的历史背景和表现方式,以及对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
重现伊甸的丰荣
-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女性主义诠释学是妇女解放运动与基督教文化相遇语境下孕育出的文艺批评的新生儿,现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圣经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派别。它的诞生和发展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尤其震撼了基督教神学领域。然国内学界,尽管女性文学及其相关研究开展有年,成果颇丰,却囿于文献缺乏、思想保守,对之关注明显不足。本文从不同视角描述女性主义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意在阐明它对圣经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学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言部分首先引出了女性主义诠释学在西方学界研究的重
-
论叶嘉莹对花间词美学特质成因之探讨
-
作者:
朱巧云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嘉莹
美学特质
花间词
成因
-
描述:
本文主要分析叶嘉莹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语言、“双性人格”、解析符号学等理论对中国花间词美学特质成因的探讨,认为她的探讨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得出的一些结论有新意和学术价值,对当代词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
“灰姑娘”故事中人类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
作者:
何肖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灰姑娘
社会价值观
男性
女性
-
描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流传千年的各种版本的“灰姑娘”故事里 ,包含着人类建立在男权社会基础之上的共同的社会价值观。这一故事确立了男性权力的合法地位 ,规定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并且为该社会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忍耐、顺从、以德报怨、安于天命的家庭妇女
-
把命运握在手中——《美狄亚》美学意蕴初探
-
作者:
叶润平
胡孝根
来源:
文化时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文化
美学
美狄亚
悲剧
-
描述: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塑造的美狄亚这一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她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她的被弃意味着在社会与文化双重压迫下,女性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她的复仇意味着在困境中她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奋起抗争,从而实现了对现存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超越。
-
劳伦斯对性符号的超越
-
作者:
王锡明
来源: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符号
超越
人格的完整性
-
描述:
劳伦斯一生都在努力探索男女之间怎样才能达到完满的婚姻关系,即男女双方肉体的和精神的完满结合,体现出他在性爱问题上的美学原则。因此,其作品对性行为的直接描写,也便是对性符号的超越。本文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劳伦斯的审美理想是要追求女性形象的完整的人格精神。
-
性别:主题研究的新维度
-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研究
性别维度
-
描述:
本文在对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现象分析的基础上 ,阐释了当代文学主题研究拓展性别维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认为唯此 ,研究者才能充分认识女性独特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存在 ,正确抵达女性文本的主题领地
<
1
2
3
...
75
76
77
...
91
92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