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36 条
-
农工党北京市妇委会举行迎香港回归活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前进论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农工民主党
书画家
男女平等
东城区
保障法
咨询服务
北京市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
描述:
4月19日为迎接香港回归暨庆祝《妇女权益保障法》贯彻实施五周年,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妇女工作委员会,在中山公园后殿举办笔会、义诊、咨询服务活动。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田光涛,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大白,北京市统战部、北京市妇联副主席熊玉梅。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常近时、吴铁精,农工党中央妇委会副主任孙茂敏、茅于燕,东城区妇联主席马金慧,东城区卫生局副局长吕番,农工党北京市妇委会主任李秀英、副主任黄惠芬,出席了这次活动。农工党北京市东方书画研究社部分书画家傅耕野、于民、陈中扶、俞长天、刘万清、陈连法、齐秉慧、袁
-
悄然流失的美:解析《军嫂》的成功和缺憾
-
作者:
袁光辉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雷场相思树
月光下
新女性形象
热血男儿
高山下的花环
意志坚强
时代精神
心灵深处
亲生父母
-
描述:
“好军嫂”韩素云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传遍了神州大地,影响并激励着千千万万个热血男儿和军人妻子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电影《军嫂》通过韩素云那段可歌可泣的生活经历,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的新女性形象。 我怀着对主人公的景仰之情观看了这部影片。在慨叹其意志坚强、精神可嘉的同时,又觉得美中不足,留下些许遗憾。
-
京剧男旦漫议
-
作者:
魏冠儒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君
男旦
女角
舞台艺术
京剧艺术
唱腔
梅兰芳
漫议
女性形象
男演员
-
描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戏曲舞台上曾一度女角色由男演员扮演,这些演员就称之为男旦。尤其在一些占老剧种中,涌现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男旦演员,如昆曲界的韩世昌、马祥麟,秦腔的李正敏,河北梆子的侯俊山、田际云,川剧的周慕莲,闽剧的郑奕奏,楚剧的沈云陔,老调的小莲花,五音戏的鲜樱桃等,他们为本剧种的舞台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方面,京剧男旦演员之多、功勋之大
-
正在觉醒的现代性别意识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现代性
大众传媒
性别角色定型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世界一步步走向世纪之交的时候,回顾与瞻望就成了必不可免的事。三月风拂又一春,自然而然地,我们想回顾一下,95世妇会后的中国妇女,在过去的一年中又有什么收获与发展? 可当我拿起笔来的时候,反不知从何下手,是写她们在96国际消除贫困年里如何通过“姐妹手拉手”、“小额巡还信贷”、“幸福母亲工程”等活动与贫困和愚昧告别,还是写她们
-
手背和手心
-
作者:
董宇峰
来源:
书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电视台
《春江花月夜》
中国特色
散文
装帧设计
中国画
罗丹
女性形象
纪实小说
心灵世界
-
描述:
在任何场所,你都很容易看到一个女人的手背,但是不容易看到她的手心。 罗丹的手背是书刊装帧设计,手心是写散文。那手背自然已广为人知,至少已有不少读者翻动过她设计的封面。手心呢,知道罗丹也写散文的人,不多。当然她写的也不多,只有几十篇,又没出版文集。我要对读者朋友说的是,她写得好。 在一九九六年二月号《散文》里,我读到她一篇《我是老屋的窗》,她这样描写婆婆:“六十多岁的妇人,腰板笔挺,清瘦清瘦,一种摄人心魄的冷傲和威严从她沉默的身体里发射出来,笼住
-
对两个老区县基层妇联工作的调查
-
作者:
葛彬
来源:
老区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葛彬
贫困地区农村
开座谈会
两个文明建设
老区县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寻乌县
科技骨干
妇女工作
-
描述:
对两个老区县基层妇联工作的调查□葛彬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农村妇联基层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到江西会昌县和寻乌县两个革命老区,对老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开座谈会、...
-
雅皮族
-
作者:
尹发跃
来源:
经营管理者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
中国
消费
世界市场
雅皮士消费圈
-
描述:
当今世界消费市场上正日益成长壮大着一个独特的群体——“雅皮士”消费圈,引起了社会、商界的密切关注。这个消费圈具有全新的观念、高度的热情,对新生事物敏感而易于接受,同时在消费经济海洋里如鱼得水,领导市场新潮流。 所谓雅皮士是相对嬉皮士而言的。美国60年代末期,由于国内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的兴起,性解放运动的扩展,以及越战的卷入,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受
-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
作者:
刘伯红
卜卫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女性美
男性角色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两性角色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性别平等
-
描述:
11.3元。而电视广告又以其形象逼真、接受感强、直接刺激消费等特点,倍受商家青睐,电视广告的营业额1993年已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22.0%。 至1992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广告=商品+女人,女性成为广告创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于是,《中国妇女报》
-
作家加明星推出《新乱世佳人》
-
作者:
小溪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蓓佳
范小青
苏童
苏州古城
乱世佳人
汤镇宗
策划制作
恬妞
汤镇业
余秋雨
-
描述:
正在苏州古城拍摄的《新乱世佳人》引人注目之处不仅仅在予港、台明星恬妞、汤镇业、汤镇宗、邱月清的加盟,更在于片背后一批实力强大的策划制作人:来自宁、京、沪三地的作家、评论家。编剧由黄蓓佳担任,作家范小天马中駮任总导演,余秋雨、陈汉元出任总顾问,王朔、苏童,范小青等为此剧策划。该剧讲述的是本世纪三四十年,战火连年,江南名妓董小宛和才子冒辟醒两大家族后代悲欢离后的故事。刻划了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中,一个集中国的传统美德、智慧及生活复杂性于一身的东方女性形象,反映
-
自由与忠贞:古老的爱情主题:《诗经》中的爱情诗
-
作者:
卫厚生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爱情
女主人公
中国文学
《卫风·氓》
《诗经》
爱情诗
爱情主题
婚姻制度
爱情自由
《国风》
-
描述:
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当欧洲文学还处于英雄史诗和神话时代的时候,取材于现实人生的爱情主题已成为中国文学最常见的主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除热烈讴歌和赞美爱情的美好与欢乐外,还集中反映了两个鲜明的主题,即对于爱情自由的向往追求与对爱情忠贞的赞美歌颂。《诗经》爱情主题是对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从本质上讲,同《诗经》揭露和控诉统治阶级罪恶的重大主题是完全一致的。《诗经》爱情主题的揭示,大都是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