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汝南县计生协会帮助留守妇女致富
作者: 王红岩   李美玲   来源: 黄河.黄土.黄种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麦草   留守   帮扶   技术培训   汝南   致富   培训中心   外出打工   计生协   妇女组织  
描述: 春上是农闲的时候,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下妇女们在家看门,照顾老人孩子。看到男人们出外打工挣钱,妇女们也想在家做点什么。为了满足这些留守妇女致富的心愿,汝南县计生协成立了帮扶培训中心,免费为她们提供技术培训、资金帮扶,帮她们走上致富之路。
关于做好社区妇女工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 于婷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妇女工作   妇联组织   妇女素质   社会主义   几点建议   思想教育   妇女群体   家庭   妇女组织   和谐  
描述: 今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妇女工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妇联组织要找准突破口,带领广大妇女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做好社区妇女工作,妇联任重而道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哪里有
抗战时期邓颖超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汤春松   来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抗战时期   妇女解放思想  
描述: 邓颖超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政治、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儿童工作的著名领导人。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她提出了许多关于妇女解放的宝贵思想和理论,主要体现在倡导科学、理性的妇女运动观、恋爱婚姻观、参政观、贤母观等方面。
中国女性学的学位教育
作者: 陈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位教育   课程设置   分支领域   女性学  
描述: 本文梳理了中国大陆性学和性别研究的11个分支领域的发展脉络,并基于详实的资料,阐述了32所大学和研究所的40多个硕士点和15个博士点上的女性学学位教育简况,试图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有志于深造和研究女性学的人士提供学科分支和学位教育的新视野。
英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 张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书写   女性哥特   英国女性文学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英国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去争取宣扬自我声音和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本文试从英国早期的"女性哥特"文学体裁和"双重书写"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多元共生的文学创作特征对英国女性文学研究进行综合阐述.
中国女性时尚杂志畅销透视
作者: 张增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意识   时尚杂志   受众   实用导向功能   女性  
描述: 本文从时尚类期刊的现状出发,从媒介研究的角度对时尚类期刊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其本体、传播手段和特点及其媒介价值和媒介文化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还借鉴了社会学、文化学和女性学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倾向于研究女性时尚类杂志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将对女性时尚类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卡门:西方的“东方女人”与东方的“西方女人”
作者: 陆正兰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形象   卡门   现代化  
描述: 卡门可能是世界文学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女性形象。170年来,她平均每年出现在一部新的改编中,但各种体裁改编大都平浅了原小说的复杂性。本文回到梅里美小说的文本进行细读,指出小说中的卡门,是作者精心编织的一个东方女性的他者神话,背后蕴藏了欧洲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对内部的他者既向往又恐惧的复杂文化心态。20世纪下半期,卡门出现在东方艺术作品中,在当代东方,卡门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她成了西方文化观念的表征。从中国作家李冯的中篇小说卡门中,可以看到现代化进程中的东方社会拒绝卡门形象体现的异类价值,却又难以完全排除卡
回族女性的“花儿”与“花儿”中的女性
作者: 廉虹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花儿   女性  
描述: “花儿”是产生和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是以上地区的回、撒拉、东乡、土、保安、藏、裕固等民族用汉语歌唱、其格律和演唱方式都相当独特的一种民歌。[1]“花儿
女性主义的当代分歧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展开方式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开方   分歧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冲击力   “身体写作”  
描述: 从上世纪末开始,女性文学批评似乎已丧失了90年代前中期那种广受瞩目的冲击力,如在关于个人化写作的延伸讨论中,女性文学被等而下之地视为身体写作或美女文学时,女性文学批评未能对此做出有效和有力的回应,在新世纪文学批评的诸种讨论中,女性文学批评亦波澜不兴.对于这一现象学者们众说纷纭,质疑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是否适合中国本土文学现状者有之,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资源进行再检视、呼吁重视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历史遗产者有之,也有人提出开拓性别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研究新视角以应对女性文学批评的单一与狭隘.我觉得为了更加清晰
对斯佳丽与王熙凤的女性主义探究
作者: 马文博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悲剧   男权制  
描述: 《飘》和《红楼梦》是两部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品。虽然它们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但是从女性观视角进行分析,它们都属于描述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性格发展历程的文学作品。 本文旨在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典型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本文共分三章,通过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对全文进行阐述。 第一章探究这两位杰出女性形象所具备的共同性格特征及其成因。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特殊的人生经历赋予了两位女性主动争取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抱负。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制,以及女性自身的抗争。虽然
< 1 2 3 ... 60 61 62 ... 229 230 231
Rss订阅